关注我们:

搜索
江汉热线 江汉热线 聚焦江汉 查看内容

三伏潭“农字号”企业引领农业结构调整方向

2010-8-11 08:14| 发布者: 陌上花| 查看: 529|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韦丽勇 实习

  9个棚,每棚喂500只鸭子,28天即可出售,一年大约10批次、5万只鸭。这几天,三伏潭镇红阳村养殖小区内,养殖户们正在清场消毒、谋划购鸭仔事宜。
  这个小区专为镇上的德丰禽业公司而建,饲养的樱桃谷鸭直接进入德丰的流水线,养殖户们不愁种苗,也不愁饲养,更不愁售卖。德丰禽业可年加工2000万只鸭,被省农业厅指定为省政府亿只鸭工程重要生产基地,按照公司加工生产能力,德丰禽业对养殖户的要求是“养多少、要多少”。养殖户试养后测算:喂一只鸭,售出后纯赚1.5元。
  一个企业带活一方产业,一个产业背后都有企业支撑。近年来,三伏潭镇在引进农字号企业的同时,也为群众聚拢了一个个“致富盆”,盛胜鹅业、海圣水产、德丰禽业、福建闽中,全镇“农字号”企业日益增多,村民种养殖调整都有了方向。全镇种养殖业掀起新热潮,畜禽养殖以养鸭、养鸡、养鹅为主,蔬菜板块以白菜、包菜、南瓜、冬瓜、土豆、花菜、辣椒等为主。
  你种菜来我种瓜、你养鱼来我喂鹅鸭,农副产品不出门便有了出路。为了保证德丰公司生产,红阳、三湾村率先拉开了养鸭小区建设,红阳养殖区总投资260万元,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年产樱桃谷鸭50万只;在三湾村,由洪湖老板回乡创业,与德丰公司合作,投资200万元,建成了年生产规模50万只樱桃谷鸭的养殖小区。在盛胜鹅业公司的带动下,栗林嘴村养鹅5年多,一只鹅可赚30多元,养殖户靠此增收致富,有此示范效应,现在村民们“抢着喂”,走出一条“厂外打工”新路径,今年上半年,共养鹅12000只,创利润36万元以上。
  瓜菜是三伏潭镇的又一特色产业。经过多方论证考察,落户三伏潭镇的福建闽中公司,日前投资6000万元,正在抓紧建设,年底正式投入生产。结合三伏潭实际,公司调整思路,新上了过桥米线项目,填补了省内市场空白。由于需要大量蔬菜和粮食,红阳村种菜400亩,苏湾村建大路蔬菜基地1000亩,届时,菜农们直接为闽中公司供货,全镇还种植优质稻500亩,由闽中公司统一收购。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论坛说明: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自主发表并上传,所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及后果,均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客服电话:0728-3319567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鄂ICP备12003601号-5 ) 鄂公网安备42900402000130

Powered by 湖北新领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湖北为维律师事务所 冯兵律师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