沔城之行(学照相哇)还是借别人的ID发图片
本帖最后由 majia1 于 2010-7-18 00:16 编辑继续声明:很明显,我昨天忙了大半夜,回了那么多贴,但级别还是不够发贴子,于是再次向别人求助借号发贴。
今天由于美女们忙着复习和防晒,而帅哥们又忙着喝酒和打牌,于是就由我独自一人来跟大家介绍一下沔城。这真的算是我最便宜的一次旅游了。花费如下:来回车费16元,喝了三瓶农夫山泉6.5元,一瓶冰绿茶2.5元,复州城楼门票5元,陈友谅故居门票2元,广长律院功德箱1.8元,一共花了33.8元。所以呢,大家有空一定要去沔城玩玩,又可以看风景又便宜。一点可惜的是没有找到十年前在路边看到的那口井。对了,迎恩楼把盗版油画换成了安利广告,前几年见过,画的是天使加百列告诉圣母玛丽亚她肚子里的孩子到底是谁的。
当当当当,开始发图啦!
旧台词:谢小盟,“老天对我太不公平了,我每天坐缆车过江,居然从来没有看到过你,也许是我太关注这个城市的风景了,谁叫我是摄影师呢?每当我从这个角度看这座城市的时候,我就强烈的感觉到。。。。。”
冷笑话:其实我们仙桃人和巴比伦人一样,都是生活在两河流域!底格里斯与幼发拉底?不是!是通州河与通顺河!
结论:以前去沔城都是去吃饭,这次是仔细去看了看,风景很好的,一定要多多关注家乡的风景。
沔城是个很特别,特别的有点奇怪的地方。
中东的犹太人和阿拉伯人虽然信同一个神,可他们还是战乱不断;
印度教徒和回教徒虽然有那么严格的清规戒律,可他们在南亚还是经常互相攻击。
他们应该象沔城学习的。
在沔城,有佛教寺庙、清真寺、道观,也有遵从儒家思想,也有信基督教的,还有信茅山派和共产主义理想的。
不同的民族,这么多宗教信仰或价值观混杂在这里,大家仍然能够和睦相处、安居乐业。
这是不是很特别呢?
看地图吧,好多庙啊、观的。 先介绍信共产主义理想的,沔城最高权力机构。 本帖最后由 学照相哇 于 2010-7-18 00:18 编辑
接下来是佛教。印度现在信佛教的人很少很少了,可它在东亚和东南亚有很多信徒。 本帖最后由 学照相哇 于 2010-7-17 23:29 编辑
释加牟尼是尼泊尔的,跟西藏挨着的,不知道他法力那么高,攀过珠峰没有? 莲花也是个很奇怪的东西,它的种子可以保存好久!这个层面上的意境其实跟舍利是一样的。 本帖最后由 学照相哇 于 2010-7-24 13:41 编辑
基徒教和伊斯兰教信同一个而且是唯一的神。
而我们和希腊一样,是多神崇拜的。
为什么神会有不同的肤色呢?
因为佛教的发源地天竺,雅利安人和南亚其他人的肤色本来就不同。
可能他们在同一宗教体系中,设计不同肤色的神,是为了凝聚不同民族的人。
但当然,他们的等级制度也很严格。 右边的那个家伙,你凶什么凶? 还是你最可爱啦! 本帖最后由 学照相哇 于 2010-7-24 13:42 编辑
吃饭的地方。
沔城好吃的有很多的。
春天,提前叫别人到东荆河捞两条桂花鱼,用蒿菜一起煮,恩,么么,好汤!
夏天,搞点莲籽米,再搞盘白切牛肉,炸个藕圆子,来几瓶啤酒,吹点小风,很爽的。
秋天,现杀青鱼,红烧@!@
冬天,肯定是牛肉、牛筋,还有牛XX啦。不同的火锅,几个人围一圈,很暖的。 城墙,历史上肯定没有这么高大,因为这个地方,一直都不是什么战略要地。 天花板上的荷花。 下面出场的是“有量哥”!
友直、友谅、友多闻,他老豆一定是看了论语给他取这个名字。
但估计“有量哥”连半部论语都没有看懂,因为他治不了天下。
沔城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它和旁边的几个乡镇一样,讲话和仙桃有些不同。
其实沔城离我老家只是隔了一个排湖,但讲话差那么远,一直让我很奇怪。
我从来不笑话别人讲沔城郭河话,我还觉得听上去蛮可爱的。
其实如果陈友谅搞定了朱元彰,说不定现在的普通话,也就是国语会以沔城话为发音基础。
可是他没有搞定。
用金庸的逻辑来分析,他失败有两个原因:
1.因为陈友谅的师父成昆,被谢逊废了武功,导致成昆不能当武林盟主,所以影响了友谅的政治前途。
2.因为张无忌和赵敏只顾着谈恋爱,不好好管理明教,让朱元彰那个小人得了志。 再来一张友谅哥的靓照。 连环画。 一头黑狮子,中国有历史记载以来,一直是没有野生狮群的,所以这也是一个舶来品,跟宗教和香料一起传过来的。 塔!
和玛雅人一样,这是很明显的生殖崇拜!
在佛教和道教中表现的尤为明显,这是一种潜意识的暗示,后来被引申化了! 钟!我敲了一下,恩,是响的!
没有骗人 莲花池,今天云彩去哪了?一定是参加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去了 又是一只小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