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瓜115 发表于 2014-2-25 08:16:29

一家三口做义工(转仙桃日报)

本帖最后由 瓜瓜115 于 2014-2-25 09:56 编辑

"我们家的新鲜事"--                            一家三口做义工      口述:昌怀峰,男,43岁,现供职于沙湖工商所  记录整理:特约通讯员彭军   我喜欢运动,经常带着家人参加仙桃市骑行协会车友们的一些户外活动,但是,更让我们快乐的,是我们全家人一起参加公益活动。       1994年开始,我参与"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发起的"希望工程"资助困难学生的行动,资助一名内蒙古的女孩从小学念到高中。自那以后,我个人长期参加扶弱济困的公益行动,坚持义务献血,目前已累计献血4000毫升,并多次参加捐献成分血。   受我的影响,老婆和上大学的女儿也成为我义工"成员"。她们母女也积极参加我们的活动,同时也给了我极大的支持和配合,成为我的得力助手。   我们一家三口经常一起参加环保、助学、看望慰问孤寡老人和弱势群体等行动,并连续两年参与组织"刘千忠助学金"资助优秀贫困学子的活动,与一名寒门学子结成了帮扶关系。    女儿很敬佩我,说老爸是她的榜样。她在大学也报名参加了公益组织,靠勤工俭学积攒下来的钱,经常为一些困难的同学买书、买生活用品。    春节前,我们一家人俩带着一大包床上用品到郭河、沔城看望两家困难户。     第一户人家是沔城的一户特困家庭,父亲去世,母亲弱智,一个女儿正在读初中,家里还有个智障的儿子,唯一能挑大梁的是家中已经九十岁高龄的爷爷。 看到我们从车内拿出被子、毛毯等给她,这位母亲高兴得不得了,不知道说什么好。老婆亲热地拉着她的手,问寒问暖,问她还需要些什么东西?从她表达不清的言语当中,我读懂了一种温暖和感激。    看望的第二户人家是郭河镇的一位坚强的奶奶,她的大儿子因病去世,小儿子在外地打工也不幸遇难。大儿子死后留下一对儿女,由年迈的奶奶负担。这次我们送去了崭新的被子、被套,还有毛毯、枕头等。因为不熟悉地形,我们一个村一个村的打听,最后终于找到了这户人家。老奶奶看到我们来了,感激不已。老婆不时地安慰她,鼓励她。我们走的时候,老人家拉着我们的手不肯松开。    每当这个时候,我们都很开心。因为我们的付出得到了别人的认可。受助对象的每一句感激的话,每一个感动的眼神,都是我们无形的收获和快乐,也是我们一家继续前行,做好义工的动力。老婆和孩子都表示,只要我们有能力,就一定将义工进行到底。

瓜瓜115 发表于 2014-2-25 08:17:12

希望越来越多人关注义工,谢谢背后支持我们的家人。

心星 发表于 2014-2-25 09:53:26

“只要我们有能力,就一定将义工进行到底。”说得真好!向蓝色海学习!!!

风雨兼程 发表于 2014-2-25 10:02:16

好样的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维常之华 发表于 2014-2-25 10:16:48

向听风学习!向义工之家致敬!

有你真好 发表于 2014-2-25 21:16:49

向这一家人致敬!

清兮来兮 发表于 2014-2-25 22:02:55

真是很善良的一家人。

池子里的鱼 发表于 2014-2-25 22:51:35

好人一生平安

乡里乡亲 发表于 2014-2-26 14:54:14

学习致敬

玻璃心 发表于 2014-2-27 16:40:35

致敬!{:6_324:}学习中

qgjftjtg 发表于 2014-3-2 20:21:17

正能量

风再起时70 发表于 2014-3-3 13:00:30

向老昌同志学习!向老昌家人致敬!

混凝土 发表于 2014-3-7 22:08:08

好人一生平安

神话传说 发表于 2014-3-9 18:45:25

好人一生平安!

何承明 发表于 2014-3-21 14:52:46

希望越来越多人关注义工,谢谢背后支持我们的家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家三口做义工(转仙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