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批小神子 发表于 2020-4-2 09:24:35

清明看天知风雨,太实用了

   到了我国24节气的“清明”了,它是我国一年中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大约最早起源于周代,距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

到了清明,气温开始逐渐回暖,田间慢慢开始变绿,因此也称之为“踏青节”。农村俗话说:二月清明遍地青,三月清明没一根。清明节发生在每年公历的4月4号到6号之间,而换算为农历,有农历二月清明和三月清明之分。二月清明意味着开春回暖早,田间已经绿茵茵的一片,三月清明则回暖较慢。

在我国几千年的农耕历史中,没有天气预报的年代,古人是如何预测天气的变化呢?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依据24节气的天气,通过观察节气这天的天气,就可以很好地预测出来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

村里有一位八十七岁的老人,他不识字也不看天气预报,但是对天气的判断非常的准确。今天,我就给大家说一下他是如何根据清明节的天气来预测的。

清明南风夏雨多,清明北风夏雨少。这天如果刮了南风,夏季雨水较多,如果刮了北风,夏季雨水较少容易干旱。

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清明节最怕刮西北风,如果刮了西北风,今年夏季干旱,沙尘暴的发生次数较为频繁。

清明刮了坟头土,沥沥拉拉四十五。清明节这天刮风较大,接下来的时间里,阴雨天气较多,会持续一个月多的时间。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清明节之前下了雨,春季的雨水非常的多。

雨打清明节,干到夏至节,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清明这天下了雨,接下来雨水较为频繁,一直到了夏至节的时候才会停止。因此有经验的老农都知道,清明节下雨的话,低洼的地方适合种田,到了夏季雨水较少,不用担心涝灾,反而土壤墒情很好。

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农历四、五月间正是江南梅子成熟的时间,黄梅时节人们最怕连阴雨,如果清明这天没有雨,到了黄梅很少下雨;如果清明下了雨,黄梅时期雨水会非常的多,不利于农业生产。

清明有雾,夏秋有雨。清明这天起了雾,到了夏秋时间雨水会比较多一些。

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雨,谷雨无雨,人们哭雨。农村老人常说清明不怕晴,这天如果是晴天,意味着接下来的天气风调雨顺,有利于农业生产,而谷雨这天下雨也是同一个道理。

我们这里预报明天有雨,今年也刮起了呼呼的东北风。总体来看,比较符合今年“二龙治水”的预测,上半年雨多,下半年雨少。各位朋友你们认为农村老人的经验准确吗?



恭喜发财888 发表于 2020-4-3 10:42:12

清明节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清明看天知风雨,太实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