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万亩的种植面积、1500万公斤的产量、6000万元的销售收入、远销全国10多个大中城市、受惠农民达4000户。”这就是仙桃市“武旗湾”毛豆产业的诱人魅力。 “武旗湾”毛豆,发源于仙桃市长埫口镇武旗村,由于颗粒大、口感好、上市早,历来畅销市场,深受北京、天津、沈阳、武汉等大城市消费者青睐。为了扶持壮大当地毛豆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推动我市特色农业经济发展,仙桃市工商局充分发挥合同服务职能,全面推行“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积极制定推广涉农合同示范文本,全力服务“武旗湾”毛豆产业发展。正如该市长埫口镇武旗村的毛豆种植大户张进平感慨地说,现在有工商部门的指导、有镇政府的扶持、有合作社的撑腰、有“武旗湾”这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咱们种植户想不增收都难。 今年以来,仙桃市工商局根据“武旗湾”毛豆产业的发展需要,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仙桃市大豆种植(买卖)合同》示范文本并经省局认可备案后在长埫口镇武旗湾村试点推行,该局合同监管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户广泛宣传、耐心指导,免费发放大豆示范文本2600份,指导签订订单850份,订单金额1800多万元。通过公司、合作社与农户签订合同,由公司、合作社为农户提供种子、农药、化肥、薄膜以及技术指导,收购时按当时市场价收购,减少了农户种植风险,实现"农企"双赢。目前仅仙桃市农哈哈农贸有限公司、仙桃市八潭蔬菜专业合作社、仙桃市大地蔬菜专业合作社就已为当地农户提供种子近13万斤,化肥5000吨、农药3000瓶。同时,该局通过简化手续、特事特办,鼓励该市金河村村民余志敏回乡创业,投资130多万元新建大型毛豆批发市场,有效解决了当地毛豆上市交易无序的老大难问题。在市场奠基现场,余老板握住市工商局领导的手高兴地说:“以前农民都外出打工,现在争着回来搞种植,这都是党的富民政策好、工商部门的服务到位,订单农业就是好啊!” 2008年,我市村民刘学义在工商部门的扶持下成立了仙桃市农哈哈农贸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毛豆收购、加工、销售业务。在公司成立之初,该局主要领导明确指示将“农哈哈”作为重点农企进行全方位帮扶,目标就是将其打造成江汉平原有影响的农业龙头企业。该局合同监管人员定期上门进行合同业务指导,宣传法律政策,了解经营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为其出谋划策,提高诚信经营、守法经营意识,树立“农哈哈”品牌。“农哈哈”不负众望,经过工商部门近四年的精心培育,因其生产销售的毛豆干净,卖相好,价格高,大大提升了武旗毛豆的市场美誉度,武旗毛豆成为各大中城市的抢手货,“农哈哈”也从此声名远播。外地客商纷至沓来,汇聚武旗,洽谈业务,看样取货,满载而归。“农哈哈”模式解决了农户的购种、销售难,连汉川、天门等周边农民都被吸引过来,既到公司购种,还与公司签订产销合同。为拓宽“农哈哈”销售渠道,减少流通环节和流通成本,该局充分发挥合同服务职能,积极搭建"农超对接"桥梁,“武旗湾”毛豆顺利进入中百仓储、中商平价、武商量贩、富迪连锁等市内外大型超市,成为市民餐桌上的“香饽饽”,看着源源不断的订单和日益红火的生意,公司总经理刘学义激动地说:“特色农业的辐射功能和经济效益得到了最大体现,工商部门功不可没!” 近年来,在扶持订单农业发展的同时,仙桃市工商局还加大了涉农合同监管力度。该局专门出台了加强合同违法案件查办工作意见,建立了涉农合同违法案件查办指导机制和合同监管人员跟踪督查机制,通过强化行政执法手段,加强对涉农合同履行过程的监管,促使合同当事人不断增强自律意识。在“武旗湾”毛豆上市期间,该局执法人员加强服务、强化监管,严厉打击合同欺诈、违约毁约、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短斤少两等违法行为,保障毛豆市场的正常经营秩序,切实维护商家和农户的合法权益。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鄂ICP备12003601号-5 ) 鄂公网安备42900402000130
Powered by 湖北新领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湖北为维律师事务所 冯兵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