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gn=center][img]http://www.people.com.cn/h/pic/20111019/0/6085634753151849276.jpg[/img][/align] 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吃完午饭,湖北省天门市拖市镇中心学校校长朱国亮和10名同事,穿过江汉平原白云朵似的棉海,对该镇五岭村12名在校就读的学生进行家访。对天门市217所中小学校的9398名在职教师来说,如今家访已经成为职业习惯的一部分,每逢双休和节假日,他们就会走出校园,走进全市22.3万名学生家庭。 为了拆除校园封闭的“围墙”,增进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优化教育发展生态,从今年4月开始,天门市正式启动了以“万名教师走进学生家庭与家长携手、万名家长走进学校与教育携手”为主题的“百校万家携手行动”,学生、家长、教师、家庭、学校在交流中成长起来。 [b]打开学生家门[/b] [b]万名教师带去贴心关爱[/b] 家访工作部署之初,有人不理解:电话、网络、视频如此便捷,教师劳心费力、兴师动众到学生家里坐一会,交谈几句,是否有必要?天门市教育局局长黄延平打了一个比喻,网络、电视媒介上风光图片美不胜收,人们为什么还要去旅游,无非是百闻不如一见,身临其境的感受才更深刻、更持久。教育家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百校万家携手行动”就是要全市教师学习、效仿传统的教育理念,捧出一颗心来,了解学生的课外世界,感受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增强责任感,在行动上、语言中,给家长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启示,帮助家长化解生活中的一些困惑,营造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天门市侨乡开发区中学初三学生徐伟平的家长近期特别犯愁。徐家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大学毕业工作还没有着落,小儿子伟平学习成绩不是很好,面临着人生至关重要的路口。“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家境本来不宽裕,徐父打算让伟平初中毕业后去学泥瓦匠,无奈儿子死活不同意,坚持要读书。班主任彭文涛走访时,徐父向彭老师谈起这件烦心事,彭老师建议中考后如果没有考上普高,就让孩子去读职校。职校既学技术,每年还发放1500元的补助金,有些涉农专业学费全免。要是学得好,还可以继续上大学深造……一席话,说得老徐直点头。老徐说,对这些优惠政策,以前没有听说过,即使有旁的不相干的人说,也不会太相信。现在听彭老师的建议,终于可以睡一个安稳觉了! “对教师来说有时候不过是几句话,对学生来说却有可能改变一生。”天门市侨乡开发区中学校长涂国银对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深有感触,他说:“教师利用知识和掌握的政策信息,给家长一些力所能及的指导,解除他们心中的一些困惑,既是给家长减负,也是给学生减负。” 按照天门市教育局的要求,所有中小学校的所有教师要全员参与家访,访遍每一名学生。家访工作开展以来,天门市近万名教师走访学生家庭11.6万户,参与家访率达100%,填写家访手记信息10.8万份,建立家访个案2000余个,撰写家访手记7500余篇。 在这一过程中,家访也在发生着积极的变化:教师,从奉命行事到不辞辛劳;学生,从惴惴不安到热切期待;家长,从客客气气到推心置腹。天门市净潭乡小学教师严玲利用课余时间陆续走访了班上36名学生,撰写了一万多字的家访省思。她在一首诗中写道:“为着共同的心愿,我们和家长携手同行。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彼此的客套,一次短短的接触,一番真诚的交流,搭建起了心与心沟通的桥梁……” [b]打开学校校门[/b] [b]家长管校拉近家校距离[/b] 在教师走出校门走进千家万户的同时,天门市所有中小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举行“教学开放日”、“学校开放周”,把家长请进校园,让家长体验孩子的学习生活,激发家长对教育的热爱,拉近家长与教师、家庭与学校、社会与教育的距离。 学校后勤服务是家长关注的重点。天门市干驿初中家长委员会由家长自愿报名,每天选派一个班级的5名家长代表,免费与学生共进午餐。九年级(3)班家长王葵红在深圳打工,近期回家休假,刚好“享受”了这一待遇。她说,不能在身边照看孩子,做父母的心里本来抱愧,要是听到孩子说在学校吃不饱,或者是饭菜不好吃,不管是不是真的,都会特别揪心。现在学校有了家长委员会,有“消费方”帮忙监管食堂,在外打工也能安心许多。干驿初中实行家长陪餐制后,家长委员会核定寄宿学生生活标准,参与食堂物品采购,学校食堂被家长评为“放心食堂”。 天门市多宝二中家长委员会组织家长进课堂活动,九年级(2)班江艳老师用电子白板上英语课。看得出来,大多数家长根本听不懂,可他们一个个全神贯注。家长的表情随着多媒体的展现而惊奇,随着课堂气氛的活跃而微笑,随着学生凝眉思考而屏声静气……足足45分钟的课堂,没有一个家长中途退场。家长说,我们做出榜样,就是为了更好地配合学校的管理和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天门市教育局规定,全市教师评先评优,必须有家长的联名推荐评议表,有家长委员会盖章,评价结果与教师绩效工资挂钩,记入教师师德档案。 优秀学生的背后,往往有一名高素质的家长。天门市横林小学六年级学生何畅品学兼优,尽管是一名留守孩子,但照看他的爷爷教育孩子的方法非常科学:不溺爱,不苛求,少埋怨,多交流,重沟通。校长刘孝武把何爷爷请到家长学校“现身说法”,引起家长的共鸣。天门市先后有100多名优秀家长代表走上讲台,讲授家庭教育方法。学校网站将这些精彩讲座录制成“家庭教育”专题发布,让更多的家长从中受益。 天门市中小学校家长委员会,给社会提供了一个了解学校的窗口,为家庭与学校沟通交流搭建了一个互动平台,为学校民主管理注入了活力。在家长委员会的组织下,先后有10余万名家长进校园、进课堂、进食堂、进宿舍。这种难得的体验,增加了理解,增强了互信,化解了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和矛盾,教育发展的环境明显优化。在天门市政风行风评议中,教育系统获得了全市第一名。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鄂ICP备12003601号-5 ) 鄂公网安备42900402000130
Powered by 湖北新领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湖北为维律师事务所 冯兵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