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前,位于潜江经济开发区的金华润化肥“4052”工程项目,只是一个纸上的规划和构想。现在,走进金华润,一座气势宏大的现代化工厂展现在眼前。这个总投资过10亿元的扩规项目,自去年3月21日破土动工后,今年5月建成竣工,9月一次开车成功。建成投产后,企业形成年产60万吨总氨、70万吨尿素的生产能力,年销售收入将达到35亿元以上,成为全省单套能力最大的化肥生产企业。 金华润化肥的快速扩张和发展,只是我市近年来工业经济飞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从竹根滩、泽口、园林到杨市、总口、渔洋,沿潜监线看来,到处焕发出勃勃生机:金华润化肥“4052”工程、金润能源加氢焦化、盐化工总厂一期扩规、永安药业环氧乙烷、华中家具产业园一期工程等5 个投资额度过4亿元项目,还有众多投资过亿元的重大项目,“一线串珠”依次排开,初步形成以潜监线为主轴的沿线新型工业和循环经济带,成为我市“一区两带三极”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2007年以来,全市工业经济按照“一主三化”的工作方针,强化“工业兴市”的理念,以经济运行、项目建设、园区建设、产业集群、县域经济发展为抓手,工业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在全省80个县(市区)中排名第一的位置,综合实力连续5年保持在全省县域经济先进县(市区)行列。 来自市经信委的数据表明,“十一五”期间,全市工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实现了翻番的目标。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507.05亿元,超出目标80亿元,是2006年末的2.4倍,年均增长48.8%;完成工业增加值145.51亿元,是2006年末的3.5倍,年均增长40.9%。工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2010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20%,比2006年末提高87.96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7.5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10.94亿元,是2006年末的2.36倍,年均增长46.7%;实现利税总额36.85亿元,是2006年末的1.54倍,年均增长28.9%。目前,我市五大产业现有规模以上企业195家,比2006年末增加了77家;固定资产原值达到376亿元,比2006年末增加219.47亿元,增长1.4倍。 为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我市不断加快推进工业园建设,着力提升产业发展平台,加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园区建设力度,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现已形成3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3个市级工业园。预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入210亿元,年平均42亿元,其中2010年完成52.8亿元,是2006年末的3.52倍。2010年项目引进落户为历年之最,投资1000万元的工业项目有80个,其中过亿元的27个,总投资达126亿元。 与此同时,我市积极培育市场主体,推进全民创业,一批企业迅速成长。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已达到276家,比2006年末净增115家,其中,产值过亿元的企业41家。 在推进工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市依靠科技创新,取得明显成效。现有高新技术企业14家,其中国家级4家(潜江制药、江钻股份、江汉钻具、永安药业),省级10家(华山水产、莱克水产、仙桥化学、金澳科技、江汉环保、信毅石油、金铃汽车、天进工贸、绿海宝科技、盐化工总厂)。全市现有湖北省有效期名优产品18个。围绕“高、新、精”,突出“研、引、联”,先后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和武汉工业大学等二十家大专院校开展技术合作,共建工程中心等平台12个,永安药业“牛磺酸新型结晶技术的研究”、江汉环保“高效收集高比电阻烟尘的双极电除尘器产业化”、金澳科技“8万吨聚丙烯重大工艺改进”、华山水产“甲壳素深加工-氨基酸葡萄糖盐酸生产技术”等10个科技专项引领潜江企业技术升级和产品换代,加快推进了企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 我市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累计批准设立外贸投资企业22家,合同利用外资9491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22亿万美元,已有香港、韩国、美国、马来西亚、台湾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在我市投资。2006年至2010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累计达8.27亿万美元,平递增率为14.2%,其中出口8.04亿美元,平递增率13.03%,进口2336万美元,年递增率为76%。 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和循环经济发展试点等政策性支持,对我市工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促进作用。我市将突出“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的工作主线,按照“巩固一产、提升二产、发展三产”的工作要求,以建设大园区为重点,着力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为工业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 按照工业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十二五”期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将年递增20%以上,到“十二五”末达到100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年递增18%以上,到“十二五”末达到300亿元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年递增25%以上。“十二五”期间完成500亿元,并将着力建设四个百亿产业(百亿盐化工产业、百亿家具产业、百亿甲壳素产业、百亿现代服务产业),将潜监线打造成新型工业千亿产业带。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鄂ICP备12003601号-5 ) 鄂公网安备42900402000130
Powered by 湖北新领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湖北为维律师事务所 冯兵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