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搜索
江汉热线 江汉热线 聚焦江汉 查看内容

[天门]在家门口搭起就业大舞台 农村劳动力新转移101252人

2011-10-21 09:22| 发布者: 柳落月| 查看: 781| 评论: 0

摘要:   有这样一组数据,温暖人心——   2007年以来,我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7292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0743人,农村劳动力新转移101252人。   一个个岗位背后,是一张张幸福的笑脸。五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 ..
  有这样一组数据,温暖人心——
  2007年以来,我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7292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0743人,农村劳动力新转移101252人。
  一个个岗位背后,是一张张幸福的笑脸。五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做大“就业蛋糕”,不断夯实民生之本,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超越,写下了一笔又一笔精彩。
  就业就在“家门口”
  益泰药业是我市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为了吸引工人,公司对新员工开出了优厚的条件:月薪1200元至2500元,签订劳动合同,办理招工手续并缴纳养老、医疗、工伤等“五险”。在公司年初的进村招聘活动中,仅岳口镇金湾村就有20多名村民加盟。
  随着天门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务工者选择在“家门口就业”。
  今年年初,天门经济开发区长湾社区居民王嵩和妻子结束了在深圳的5年打工生涯,双双在湖北步乐体育用品公司找到了就业岗位。对目前的工作,他们很满意:两个人月收入加起来近6000元,与沿海相差无几,最重要的是还能照顾父母和4岁的女儿。
  近年来,我市大力开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全市现有规模以上企业295家,可提供就业岗位57000个,涉及服装、电子、纺织、化工、食品等多个行业。仅步乐体育用品公司一家企业,就能够吸纳员工1200人。
  企业“求贤若渴”,全市却还有不少劳动力“待字闺中”。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认为:信息不沟通,造成用工单位招工难,社会人群就业难。
  为摸清底数,掌握就业用工动向,今年1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7个调研组,对全市27个乡镇81个村组的810名春节返乡农民工、30家重点企业的300名有过外出务工经历的一线员工进行综合调研,详细了解内外务工的差别、返乡人员的需求、重点企业的最新用工信息等。
  全市市、镇、村三级责任体系随即建立,服务企业招工、促进就业工作被纳入乡局级领导班子实绩底线考核。市委、市政府多次对乡镇与企业结对招工、服务企业招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送招聘会进乡镇、村组、移民点,送求职者进企业现场参观、实地体验、面对面交流,为企业和求职者牵线搭桥;在天门招工频道和城区宝安广场、中百仓储户外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企业招工信息;开通天门招工网为求职者和企业提供互动平台,使求职者足不出户实现网上求职……
  全民创业促就业
  在决定回乡创业前,27岁的刘雄波已在外闯荡8年。2010年7月,不甘平淡的他毅然辞职,回到家乡石河镇吴刘村创办了家庭服装加工厂。从打工仔到小老板,他的选择很快有了答案:不但自己的“饭碗”里更丰盛了,还创造出十几个新饭碗。
  近些年来,像刘雄波这样的创业故事,在天门随处可见。
  为了让创业的激情在天门大地奔涌,市委、市政府着力创新完善各项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创业的政策环境、服务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激发全民创业的潜能,以创业带就业,以创业谋跨越:
  积极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在外创业人士、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回乡创业,在创业场地、金融信贷、就业扶持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将“打工经济”转化为“创业经济”,变“打工潮”为“创业潮”,引导“人回乡、厂回迁、钱回流”;
  加强财政资金扶持,扩大小额贷款担保基金规模,凡符合条件的自主创业对象均可申请小额贷款支持,社保基金和担保基金存入的金融机构必须承办小额担保贷款业务,并按担保基金3-5倍的规模发放贷款;
  着力打造创业平台,进一步加大工业地产开发力度,加强工业标准化厂房建设,容纳发展与龙头企业配套的中小企业,加强市场物流体系建设,以融入武汉城市圈和武汉物流网络体系为重点,加快建设现代物流平台,加快行业协会、资产评估、信息咨询、物业管理等中介服务平台建设,为全民创业创造条件;
  大力支持地域品牌特色创业,主动扶持胡市草编、彭市渔网、天门蒸菜、杨林大棚蔬菜、九真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的发展;
  深入开展“创业之星”评选活动,着力营造浓厚的全民创业氛围……
  一系列优惠政策,帮助一批批创业者走上快速发展道路。下岗工人黄群成创办了长园农资公司,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董德孝在沉湖创办了四海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而每一个创业成功人士的背后,都有一个个新的就业岗位。全民创业,已经成为促进就业的“加速器”。
  就业“春风”暖人心
  每天一大早,竟陵办事处雁叫社区63岁的郑美仙就拿着扫帚,将社区内的公共厕所打扫得干干净净。以前,她靠一份低保艰难度日,自从当上了社区保洁员,她觉得生活更踏实了。
  继年初为45名特困市民送去公益性岗位后,今年7月,竟陵又有60位特困市民走上公益性岗位。他们都是大龄失业人员、连续失业一年以上的享受城镇低保人员、生活困难的被征地农民、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残疾人等,主要从事城区道路卫生保洁、社区人口管理协理等工作。
  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我市积极开展“春风行动”、“雨露计划”、“温暖工程”等一系列专项就业援助活动,不断完善就业援助机制,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目前已开发公益性岗位2823个,吸纳安置就业困难人员2455个。
  为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创业能力,我市积极整合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特殊职业培训计划等职业培训资源,大力实施就业竞争能力、职业能力转换、农村劳动力技能提升和创业培训等专项培训,通过定向培训、委托培训、到企业上门培训等形式,提高培训就业率。
  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应用、企业管理、机械操作、服装裁剪等多种多样的技能培训,大大提高了城乡劳动力的职业技能水平,有效地促进和稳定了就业。2007年以来,全市就业再就业培训17349人,培训农村劳动力117704人,劳动部门组织培训人数60502人,培训后就业率达90%以上。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论坛说明: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自主发表并上传,所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及后果,均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客服电话:0728-3319567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鄂ICP备12003601号-5 ) 鄂公网安备42900402000130

Powered by 湖北新领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湖北为维律师事务所 冯兵律师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