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处处可享受公共文化“大餐”。日前,记者从市文广新局获悉,通过几年努力,我市通过统筹推进基层公共服务机制、设施、内容、队伍建设,扩展服务对象,延伸服务层次,在全市城乡构建了多层次、广覆盖的公共服务体系。 镇有文化站、村有农家书屋、组有文化中心户。截止目前,我市先后新建、改扩建镇办综合文化站15个;农家书屋建设则从“0”起步,高标准建起了454家,从民办老师中聘请了354名村文化员,管理农家书屋,这一先进经验受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肯定,并连续3次在全省介绍建设经验。 创、办、送、种,是我市“供给”公共文化的“四字经”。为了进一步活跃精神文化生活,近年来我市先后创作、移植、编排大小花鼓戏剧目20余部。现代戏《桃花》获第八届楚天文华奖表演、剧作、导演、音乐等五项大奖。歌曲《龙在飞》获省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奖,实现了我市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我市每年组织广场演出近百场,观众达到60万人次。为了让基层群众享受文化大餐,我市结合农村需求,创新形式编排了《孝雅之声》、《婚育新风进万家》等10台大型综艺晚会,到镇办巡演,受到群众欢迎。 为了真正做到“人才兴文”,我市大力实施人才工程,壮大公共文化队伍,从专业队伍、业余队伍、农村队伍的培育入手,激发文化队伍干事创业的激情,近几年,每年着力选拔培养文化新星新秀,提升业余文化队伍素质。还创新思路,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利用市场运作,大兴文化,促进全市文化事业蓬勃发展。(韦丽勇)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鄂ICP备12003601号-5 ) 鄂公网安备42900402000130
Powered by 湖北新领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湖北为维律师事务所 冯兵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