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搜索
江汉热线 江汉热线 聚焦江汉 查看内容

打特色牌 赚商标钱 西流河农产品叫好又卖座

2008-11-1 16:11| 发布者: 管理员| 查看: 580| 评论: 0

  又到岁末,许多农友开始苦苦寻思:明年到底种什么、养什么?西流河镇河帮村7组农民褚爱华的回答是:哪赚钱就经营哪。   褚爱华走出了一条“拿账”的路。10年来,44岁的他一直在低洼的稻田里种早藕,一亩多则收入8000多元,少则7000元,最“屁”也能赚个四五千元。   褚爱华喜欢种早藕,更喜欢一个好听的商标——“五月脆”。用褚爱华的话说,自从镇里给注册了这个商标,“藕都好卖些了”。   在褚爱华的眼里,一年中最好的时节是5月。每年5月初,武汉白沙洲农贸市场的大老板们就上门来收购他的“五月脆”早藕。“现在的消费者很看重品牌。你的藕再好,如果没有一个好商标,价格也是很难卖上去的。”褚爱华说,他的早藕每年刚上市的时候,1斤能卖到二三十元。   在西流河镇,像“五月脆”这样的商标还有2个,一个叫“湖广富”,一个叫“鲜西棒”。前者为黄鳝注册,后者是为甜玉米起的名。   “好商标好比好马配好鞍。”西流河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汪楚山说:这些年,西流河镇大力特色农业,镇委、镇政府从放大特色效应,增加农民收入来考量,在注册商标上“想了一些心事,也花了一些钱”。3个商标既是镇里的,也是全镇农民共同拥有的无形资产。   3个商标的成功注册,激发了西流河农民火一样的生产热情。发展品牌农业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车路、华湾、柳沟等村改变老祖宗传授下来的生产模式,1万多亩地都在春秋两季种植“鲜西棒”超甜玉米,1亩地收入4000多元。尤其让农友们感兴趣的是,以往玉米论斤卖,现在论个卖,1个“鲜西棒”卖到了0.7元或1元。   商标给农产品增值,农民更注重无公害生产。3年前,西流河镇以白衣庵村为“大前锋”,推行网箱养鳝,批量黄鳝远销日本、韩国和香港、台湾、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年出口500吨以上,成为全国黄鳝出口备案基地和被农业部认证的无公害水产品。今年初,“湖广富”黄鳝获准商标注册,全镇鳝农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这一公共品牌,自觉按照“种苗统一、饲料统一、药品统一、控水统一、建档统一”等五统一模式进行规范化生产,受到了国家农业部和香港食环署的一致好评。全镇黄鳝养殖面积现已发展到8000亩、26万口,年总产值达到2.6亿元,实现销售收入9000多万元。好商标与好产品形成了良性循环。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论坛说明: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自主发表并上传,所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及后果,均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客服电话:0728-3319567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鄂ICP备12003601号-5 ) 鄂公网安备42900402000130

Powered by 湖北新领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湖北为维律师事务所 冯兵律师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