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湖北仙桃1月16日电 近日,记者来到江汉平原的第一站仙桃陈场镇,不由得被这里恢宏的景象所震撼——土地平阔,沃野千里,整治后的土地农业配套基础设施齐全,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巨大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为农业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仙桃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的实施中,从小陈河、千南渠、园艺场、杨陈河,一路下来,所见所闻,留下了深刻印象。 小陈河整治4000米 村貌换新颜 陈场镇当地的一位村民这样讲道“以前,小陈河沿线灌木杂草丛生,流沙腐殖土壤层叠、河道水生植物密布,少数地方塌方严重”。而在2011年12月,土地整理项目落户陈场,小陈河上游4000米被列入整理项目,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如今的小陈河已是沟型流线美观,护坡整体一致、栏杆纵向一线,通道整洁漂亮。” 为达到强推土地整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效果。陈场镇何书记介绍:当地国土指挥部门把土地整理项目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完成了园艺场菜园透视围墙安装工程,禾场侧沟硬化工程,休闲通道铺设工程以及运动场地硬化工程,真正做到了平整项目有序推进,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据悉,明年三月,还将对沿线堤坡种植草坪护绿,栽植常绿树种点缀,真正达到一池清水,两岸绿荫,人行其中、彷如画坊的效果。 “命脉沟渠”疏挖 不伤一颗树 千南渠横贯整个杨陈垸,是园艺场、蔡桥等村灌排合一的命脉沟渠。杨陈垸整体推进土地整理项目,在核心示范区的千南渠工程现场,渠道两侧樟树已经成林,苗圃也沿线遍布。几名工人正在杨陈垸大道路旁灌溉U型槽里铺设施工。 陈场镇何书记介绍:该项目采取水旱两种挖机配合施工,现已完成2700米的沟渠,水挖机在河中施工,旱挖机在堤上配合,人工机械联合整形,淤泥上堤后用手拖及时转运,力求堤上不堆一锹土,机械施工后人工及时上堤整形,确保堤坡、堤脚平直一条线,确保施工过程不伤一颗树。 “旱坑”、“盒子”平整增地60亩 “园艺二场区的群众要求平整的愿望非常强烈,这次借整理项目落户之机,纳入平整范畴。”陈场镇何书记这样介绍。 园艺二场土地平整项目共有四处,其中千南渠以北一处,系过去的废旧坑塘,占地15亩,千南渠以南三处,分别是过去习惯称之为“旱坑”、“盒子”、“禾场坑”的三个自然坑塘,属七十年代田园化建设时期没能平整的三个坑塘,占地面积共计45亩。 据悉,该场的四处平整均于九月下旬开工,按照田块四至有形,高度全面持平,土层均匀细腻,灌排方便有利的要求。目前已经基本完成土地平整工程,渠系配套工程正在施工之中,预计12月中旬可以全部交付耕作。整个平整工程可增加耕地60亩。 目前,陈场土地整治项目区抗旱排涝标准得到提高,抗旱能力达到80天以上,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达到20年一遇的标准,农田排灌沟渠畅通率达到90%以上,灌溉保证率达到90%以上,基本解决了“水患”问题。据仙桃陈场镇国土资源所所长李烈平估算,整治后的土地,每亩生产成本减少10一20元,年均亩收入增加150元以上。(郑青)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鄂ICP备12003601号-5 ) 鄂公网安备42900402000130
Powered by 湖北新领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湖北为维律师事务所 冯兵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