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搜索
江汉热线 江汉热线 聚焦江汉 查看内容

奥运冠军教练甘永奎:靠忽悠将廖辉送进八一

2008-11-1 16:11| 发布者: 管理员| 查看: 725| 评论: 0

  自从廖辉夺得北京奥运会男子举重69公斤级冠军后,他在仙桃的启蒙教练甘永奎的手机就响个不停,“就这三个月,陆陆续续送孩子到我这儿来学举重的家长大概有一百多人了。现在我那举重馆(仙桃体校)正在翻修,面积整整比以前扩大了一倍……”接踵而来的好消息让甘教练高兴不已,他告诉记者,现在仙桃又有了不错的举重苗子,条件绝不比当初的廖辉差。 忆当年,为了训练“偷”器材 十四年前,仙桃人几乎只知道体操。 “1993年从省举重队下队后,我自己找到了仙桃体校,希望能在那里做举重教练。”经过再三表决心,甘永奎留在了仙桃,但他却遇到了更大的难题——没有队员,于是甘永奎跑到各个村镇学校去寻找“苗子”,然而因为当时仙桃的李小双在国内外已小有名气,家长们更愿意让孩子去练体操,甘永奎常常是“热脸贴上冷屁股”。 当初选廖辉也很费了一番周折。甘永奎第一次见到廖辉是在体操馆,他妈妈希望他们哥俩学体操,却都没有被选中。“当时我就觉得廖辉特别适合练举重,但那时他才7岁,年龄小了点儿。”三年后甘永奎又去学校找到廖辉,“一开始廖辉的妈妈不同意,可能是看我的身材矮胖矮胖的,担心廖辉练了举重今后不长个儿了,而且万一练不出来,又把学习耽误了怎么办。”不过最终廖辉家人还是被下着大雨,还骑辆破自行车登门求才的甘永奎感动了。 为什么时隔三年,还记得一个只有一面之缘的小孩?甘永奎说,“哈哈,那是一个好苗子啊,别说三年,就是十年我也忘不了。举重项目特别讲究一种精气神,廖辉的眼睛就很有神,当然他的身体素质也不错,跳远啊什么的比大他两岁的孩子都厉害。” 由于是基层教练,有了队员的甘永奎还要为训练器材操心,“那时候学校的器材不多,但要保证孩子们训练啊,练基本动作时我就让他们拿着一根木棍做。一有机会我就去条件比较好的训练场地和那里的教练套近乎,把他们用过的杠铃悄悄地拿回来,有一次很缺垫杠铃的橡胶,我硬是从别人那儿扛着100多公斤重的橡胶垫拔腿就跑,哈哈。” 靠“忽悠”,将廖辉送进八一队 转眼间,老甘就在仙桃做了十四年的教练。他也是记者见过的最坐不住的一个基层教练,从城运会赛场到北京奥运会,他的身影总会随着爱徒廖辉的比赛出现在看台上。“廖辉,挺住。”北京奥运会男子举重69公斤级比赛现场,甘永奎的声音在馆内上空响起,当廖辉的手触摸到杠铃时,他又赶紧对周围的观众做出暂停声响的姿势,“绝不能让廖辉分心啊。” 有人说,他也许就是想跟着廖辉出“风头”,可以前走过的路只有甘永奎和廖辉心里最清楚。廖辉去八一队前,甘永奎甚至冒险采用了“忽悠”招数——称廖辉的抓举成绩已经可以达到一个相当高的重量,尽管后来那边的教练看到的并不像老甘说的那样,但因为廖辉的身体条件确实不错且非常努力,廖辉才得以留了下来,并最终有了今天的辉煌。“如果甘教练当初不那样做,我可能连那些教练的面都见不上。他到现场看我比赛一方面是为我加油,另一方面也许是想亲眼见证他以前说的没有错。”廖辉提到自己的启蒙教练,感激地说。 谈未来,还要带出几个冠军 不过无论如何,甘教练现在也想“感谢感谢”廖辉,“以前都是我到处找苗子,现在家长们都主动把孩子送到我这儿来,选择范围比以前广多了,质量也上升了不少。我那里现在有一个小队员叫刘子杰,如果不出意外,将来绝对就是‘廖辉第二’。” 有意思的是,据说甘教练现在的几个“得意门生”都是帅小伙子,“现在都讲究科学训练了,并不是一味地压杠铃。谁说练举重地就不长个儿了啊,那是没有道理的。”身材矮胖的甘永奎对弟子们的形体方面看来也是相当的上心。 如今,在柔道、散打等项目也有甘永奎的队员——现就读于武汉体院的56公斤级散打选手陈庆下个月将随国家队参加散打世界青少年锦标赛。“如果再培养出几个冠军,我想我就满足了。”说到接下来的路,38岁的甘永奎依然有着雄心壮志。 本报记者周玥廷 ◆记者手记 光环背后,他们在默默付出 接触过数不清的著名运动员和教练,关于基层教练的专访,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因为当运动员摘金夺银时,站在冠军身边的绝不是这样一群人。 采访中,感触很多。时间上,像我们这样在中国过美国时间的媒体从业人员心里,每天早晨5点半必须起床绝对是一件极其恐怖的事情。然而,黄钢伟一做就是整整27年。 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当自己培养出来的队员摘金夺银,获得上百万甚至上千万奖金时,也许他们还在为买一套房子省吃俭用地打拼。虽然相关单位已考虑到基层教练的付出,并予以一定金额的奖励,但那往往是奥运冠军们的百分之几。 “值吗?”提到成绩优秀的孩子,教练们的嘴角都不断往上扬,他们却很少考虑我的问题。当谈到有什么想法或遗憾时,他们的回答几乎都是关于工作,“最发愁的就是没有好苗子。”“如果对后备力量的培养更重视些,应该不会出现人才‘断档’。”…… 突然想起我们上学时的老师,感觉是那么亲切,这也是我这次采访最深的感受。向我们的老师、我们的教练致敬,向所有在基层岗位付出的人致敬!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论坛说明: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自主发表并上传,所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及后果,均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客服电话:0728-3319567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鄂ICP备12003601号-5 ) 鄂公网安备42900402000130

Powered by 湖北新领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湖北为维律师事务所 冯兵律师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