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搜索
江汉热线 江汉热线 聚焦江汉 查看内容

蓬勃发展的仙桃文学事业

2008-11-1 16:11| 发布者: 管理员| 查看: 1289| 评论: 0

  仙桃,地处江汉平原腹地,从上古时期走来,文化底蕴十分丰厚。千百年来,仙桃人民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大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综合百强县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中国体操之乡、全国绿化工作先进县市,湖北综合实力十强县市,名耀荆楚,名耀中华。在文学创作领域,王振武、池莉、楚良、汪烈九等,从仙桃走向全国,走向了世界。今天的仙桃文学,更是新军突起,梁和平、王永华等,以文学的名誉,响彻神洲。郑局庭、陈雄等,如雨后春笋,香飘万里。特别是今年5月23日,在仙桃市委、市政府,省作协的关怀下,仙桃市作家协会正式挂牌成立,这标志着仙桃的又一个文学春天,正阔步向我们走来。 创办《汉水文苑》 凝聚文朋诗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有建立大本营,根据地,才能巩固胜利成果,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 市作协成立后,没有自已的“后花园”,会员的优秀作品,没有展示的舞台,大家很难在一起讨论文学,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基于这一点,市作协想尽办法,克服各种困难,创办了大型文学季刊《汉水文苑》,从此,仙桃作家、文学爱好者,有了自已的“娘家”,一大批优秀作家,在这里辛勤耕耘,一大批优秀作品,在这里脱颖而出。 《汉水文苑》立足仙桃,面向全国,挖掘本地资源,联络名家大家,收集了一大批好作品,甚至精品,让人耳目一新,刮目相看。《汉水文苑》虽然是一个地方性小刊物,但编辑们没有半点马虎,他们工作起来一丝不荀。办刊之初,他们曾经立下誓言,不办是不办,要办就要办漂亮,要办成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影响的刊物。刚开始,很多人认为他们是痴人说梦,现在他们用事实回击了他们,可以自豪地说,他们的目的基本上达到了。《汉水文苑》无论从排版到印刷,到装帧,到封面设计,都别具一格,令人赏心悦目。拿它跟市面上任何一种刊物相比较,都毫不逊色。所有这一切,都是他们编辑人员、制作人员、印刷人员辛勤劳动的结果,认真负责的结果,精益求精的结果,永不放弃的结果。 《汉水文苑》面市后,吸引了广大作协会员和业余爱好者的眼球。年过七旬的省作协会员、老作家梁世楷拿到杂志后,深有体会地说:“你们为我们这把年纪的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阵地啊!有了它,我们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了。”省作协会员、仙桃中学退休老教师王仁波看到仙桃有了自己的会刊,高兴得不能自已,积极撰稿,而且非常认真,连一个标点符号出了问题,也专门打电话来纠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位六七十岁的文学爱好者王昌炽,为了一篇稿子,专门从乡下到仙桃来,对编辑说:“你们要是把我的文章刊出来了,我死都闭眼睛!”还有一位女作者,手捧《汉水文苑》第二期,轻轻地贴在胸前,高兴的样子无法形容。现在,稿件从全国各地雪片般飞来,邮箱爆满,编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上。这种现象,充分证明了一点,当物质生活改善以后,人们追求的就是精神食粮了。 ? 可以这样说,《汉水文苑》是市作协这两年最大的收获,不光文学爱好者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企业家也站出来了,事业单位的领导也站出来了,社会名流也站出来了。基层作协组织章程有接受社会团体赞助的条款,过去是条款归条款,现实是现实,你搞你的文学,我办我的企业,井水不犯河水,老死不相往来。现在不同了,通过我们的努力,他们看到了文学的魅力和影响力,纷纷表示:“只要你们把刊物办好,我们会全力支持的。”湖北侨光石化机械责任有限公司董事长文昌格先生主动站出来,每年出资两万,支持《汉水文苑》。作协理事长、市公路局局长付长春给我们交实底,给把握:“不要担心,我来联络几家企事业单位,把杂志撑起来。”市工商联会长姜泉先生看到《汉水文苑》以后,觉得杂志办得好,有档次,有品味,赞助了一笔钱,并写了一篇卷首语。有了企业家的慷慨解囊,我们信心更足了,决心更大了。 到目前为止,《汉水文苑》已经出了五期,期期都令人欣喜。为了保证作品的质量,我们采取了三项措施,三管齐下,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一是向名家约稿。在我们的刊物上,有省作协主席方方的中篇小说《有爱无爱都刻骨铭心》,有省作协副主席程远斌同志的《陈友谅历史功绩初探》,有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熊召政的美文《对汉水的期待》,有著名评论家刘川鄂、李俊国的文学评论,有著名散文家徐鲁的《香格里拉距离我们有多远》,有著名书法家陈祥的封面题字,也有省作协签约作家吕志青、王芸、苏瓷瓷的作品。所有这些,为《汉水文苑》增色不少。 二是向朋友索稿。仙桃籍作家多数不在本地,他们是仙桃人民的骄傲,听说仙桃要办杂志,纷纷表示支持。楚良的中篇小说《水烛》,刘守华的《烽火童年》,熊元义的《今天谁来写创业史》,涂阳斌的《读书札记六则》,鄢烈山的《另一种农民》,马世永的《汉水的影响》,都是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三是在网上征稿。我们把荆楚网东湖社区《仙桃论坛》、中国仙桃网、江汉热线设为选稿基地,向广大网友约稿,不仅获得了大量的稿源,而且结交了很多朋友,发现了很多优秀的网络写手,他们年轻有为,有冲劲,有实力,让我们看到了仙桃文学的希望。 组织各项活动 营造文学氛围 众所皆知,文学是一门艺术,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她高于生活,她是经过加工,修饰,演变而来的。这就要求我们作家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了解生活,到最基层去,才能写出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因此,市作协为了让大家拿出精品,珍品,结合本地实际和经济能力,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学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 一是办笔会。2005年,我市举办了省作家协会仙桃笔会。省作协和武汉市作协的主要负责人出席,全省各地市州30余名省作协会员参加,我市部分文学爱好者列席。仙桃职业学院、汉江中学的2000多名学生有幸聆听了董宏猷、张赶生等文学大家的讲座,获益非浅。作家们到仙桃后,看到仙桃日新月异的发展势头,印象深刻,感慨万千。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论坛说明: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自主发表并上传,所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及后果,均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客服电话:0728-3319567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鄂ICP备12003601号-5 ) 鄂公网安备42900402000130

Powered by 湖北新领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湖北为维律师事务所 冯兵律师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