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一个被挖成10米深大坑的楼盘地基正中央,孤零零地立着一栋二层小楼 4月2日晚9时30分左右,记者到达现场时,施工推土机由于无法攀上陡坡停在坡下,几名技术人员紧张讨论其他方案以便进行施工作业。 4月2日晚10时许,作业推土机驶上陡坡开始对房屋主墙体进行拆挖。 资料图片:女户主吴苹每日在现场召开“新闻发布会” 倍受世人关注的重庆杨家坪鹤兴路旧城改造项目拆迁纠纷——“最牛钉子户”建筑物拆除工作4月2日晚7时开始施工。22时39分,“最牛钉子户”建筑物轰然倒塌。至此,重庆杨家坪鹤兴路旧城改造项目拆迁纠纷告一段落。 最新消息 钉子户签约搬离 区委书记曾与女户主长谈3小时 同意异地换屋 重庆最牛钉子户建筑已被拆除 拆迁协议上没有关于补偿金事项 重庆最牛钉子户将获沙坪坝区同样面积门面房 户主杨武走下拆迁房 针对这一海内外关注的事件,有媒体刊发分析认为,在《物权法》通过后,在重庆钉子户事件中政府的克制及处理模式,极可能成为未来解决类似事件的比照模式。 三年的拆迁及十数天的“孤岛”抗争引起海内外媒体极度关注,杨家坪工地现场最多曾聚集上百家媒体,工地门口甚至成为“民主论坛”。但令人意外的是,不管是高层或地方政府,都展现了少有的克制,没有强行拆迁,也让传媒大篇幅报道,一再显示有意藉此让民众畅谈及学习如何保护个人私产。 整体来说,重庆钉子户事件从一开始到最后,政府的处理模式可说分“三步走”。 第一步,让舆论及民众参与事件讨论,地方政府出招说明,形成一种意见比较效应。意见经多元化筛选后,便能去芜存菁,强化民意认同。吴苹开始诉诸媒体时,地方政府并未干涉,除显示地方政府胸有成竹外,也能博得形象。 第二步,在民意达到一定宣泄程度及事件延展效应达成后,地方政府开始使出最终手段,以便为最后解决问题做准备。 第三步,在没有传媒“每日一报”压力后,政府释出愿意妥协的呼声,自然也做好部分让步的准备,有点类似“引君入瓮”招数。从今天人民网的消息来看,杨氏夫妇同意“异地换屋”,自然背后也隐藏双方妥协的“暗盘”。按常理估算,很可能开发商再多拿出补偿费补偿吴苹,但不若吴苹要求的高,可能在三百万左右。但由于“暗盘”可能影响其他拆迁户权益,预料部份交易不会对外说明。 有学者说得明白,“钉子户”出现,一定程度表明了政府的进步。从解决重庆钉子户一事看来,胡温政府的确表现一种开明及克制的形象,无疑是种进步。而地方政府在执行拆迁过程,更学会了“迂回”策略,开始懂得控制及引导传媒,这都不是过去动不动就强制拆迁及逮人可以相比拟的,自然亦是进步。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鄂ICP备12003601号-5 ) 鄂公网安备42900402000130
Powered by 湖北新领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湖北为维律师事务所 冯兵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