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搜索
江汉热线 江汉热线 聚焦江汉 查看内容

仙桃:特色水产品带给好农民“钱”景

2008-11-1 16:11| 发布者: 管理员| 查看: 603| 评论: 0

  本网讯(仙桃日报) 又到投放鱼苗的时节。早春三月,在胡场镇的各水产养殖村的鱼池旁,随处可见村民们忙碌着投苗的身影。记者在观察中发现,这里农民投的再也不是生活中熟悉的“四大家鱼”鱼苗,而是一条条头上长刺的鱼回鱼苗。而这得力于该镇开始的大规模水产养殖品种的结构调整的结果。 胡场全镇现有渔池54100亩,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大力改造低湖田,开挖渔池,使胡场水产大镇声名鹊起,但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传统的养殖比较效益也越来越低,渔民受低迷鱼价的影响,经济收入大幅度下降,也导致了胡场水产产业陷入了“身大体虚”的状况。对此,该镇开始了结构调整的“第二次革命”,他们根据渔池分布情况,渔民技术水平和传统养殖习惯,按照“生产专业化,区域一体化,经营集约化”的要求,实行“专养、混养、套养、精养”四重模式,着力调整“四大家鱼”品种,建立中河沿线鱼回鱼养殖长廊基地,南幺河沿线鱼回鱼混养基地,全镇鱼回鱼混养面积16000亩,仅此一项全镇增收4000万元,人均可增收150元。 实施结构调整,渔民最担心的就是技术问题,针对这一情况,胡场镇一方面以上麻水产基地为载体,成立了胡场镇水产技术培训学校,该基地是一家以水产养殖、饲料加工为主,集旅游、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现代水产企业,每年培训渔民1000人次以上。另一方面,该镇着手与省农科院、市水产局建立长期的水产技术培训计划,定期聘请专家、教授来讲课,实地参观、现场指导。同时,还将大力推广本地科技示范户的经验,让他们现身说法,用身边的人和事,引导渔民搞调整。 面对特种养殖大规模的鱼苗需求和成鱼的市场销售,今年胡场镇投入300万元在318国道与湖郭公路的交界处成立了美洲名贵鱼研究所,并以此为龙头,分别在洗脚湖、渣角湖、木头湖建立了以镇水产大户邹木生、伍国权、邓远兵为龙头的水产品繁殖基地,年孵化鱼回鱼苗4500万尾。同时还组建专班在武汉、广州、上海等设立销售窗口,大力推广“胡场牌”鱼回鱼。(刘小军)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论坛说明: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自主发表并上传,所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及后果,均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客服电话:0728-3319567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鄂ICP备12003601号-5 ) 鄂公网安备42900402000130

Powered by 湖北新领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湖北为维律师事务所 冯兵律师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