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仙桃日报) 手执砍刀,削掉“老树”多余的枝丫;换上毛刷,沾上石灰水,为补栽的新苗“化妆”。近日 ,胡场镇蔡北公路蔡滩村段面,二组村民吴志军尽管身着单衣,额头上却直冒汗,脸上、手上、身上都沾染了星星点点的“石灰末”。 “喏,沿这蔡北公路,我一共承包了1000株树苗。”老吴一边干活,一边叙述。今年55岁的他一直以种田为生,3年前,他和另外2人,一起承包了全村的“林权”,承包期为10年,承包价按株坑计算,每个坑上交村里3元钱。 “去年暴风雨损失了一些树苗,我今年全部补栽齐了。”老吴笑呵呵地讲道。 “平时要怎么打理?” “剪剪枝、培培土。农闲时,我就来转转、看看,它们就像我的孩子一样,10年后,希望都能成材呢!” “每个村都将林权拍卖给了个人,这样利于管理,保证了树木的成活率。”胡场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人勤春早植树忙,村庄处处见新绿。今年,胡场镇按照“沟渠一条不漏,农田林网一块不缺,荒坡废地一分不闲,村庄绿户一户不少”的要求,突出了造林重点。将绿色家园示范村——汉四村、周家嘴村、河口村、朱场村、全部高标准建设,有的植上了香樟等观赏树;318国道旁,结合市土地平整项目,建造荣林湖片渠道林;汉江干堤内滩,12公里长的地段全部植上“成品林”,全力打造“绿色银行”。 来自该镇统计资料表明,今年春季,全镇植树涉及地段共103处,长150830米,植树20多万株。其中,植樟树900株,折合面积2635亩,当年新造林成活率达到95%以上,全镇森林覆盖率达到33.5%。(韦丽勇)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鄂ICP备12003601号-5 ) 鄂公网安备42900402000130
Powered by 湖北新领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湖北为维律师事务所 冯兵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