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仙桃日报) 食品加工业正在成为仙桃的特色产业,成为仙桃新一轮经济发展的亮点。资料显示,去年我市食品加工业总产值已逾25亿元,较上年净增10亿元。从事食品加工的企业在规模以上的占46家,是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量的五分之一。 食品工业的异军突起,是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生动写照。但其背后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建设是一篇保障产业健康发展的宏篇巨制。 形成合力,齐抓信用平台建设 在仙桃,这样的企业和品种让市民耳熟能详,亲亲果冻、旺旺雪饼、绿生畜牧、外婆家醉鱼、万荷堂莲业,它们的发展和壮大莫不是以企业诚信为根本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凝聚了政府官员、职能部门、企业老板和员工的心血。 在抓诚信企业建设过程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研究部署企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试点工作会议。组建了工作专班,从工商、质监、卫生、公安、食药监等部门选调一名工作能力强、业务素质好的同志合署办公,为试点提供组织保障。 市政府还组织商务、质监、工商、卫生等部门共同起草了食品安全信用信息征集、评价、披露、信用分类管理制度,并组织行业协会、司法机构等多方人员进行充分论证与修改,形成了一套规范的食品安全信用管理办法,为规范诚信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保障信用体系建设,市政府安排专项经费,建成了诚信档案、网络等基础设施。 各相关部门实行对口挂钩,对38家试点企业进行跟踪指导,帮助企业内夯基础、上档升级,外治市场,营造健康发展环境。 自觉行动,企业规范生产经营行为 “产品有标准、管理有制度、操作有规程、过程有记录、反向可溯源”。这是企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为此市食品卫生监督部门按照《标准化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等法规的要求,对试点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建立供应商审核制度、原材料采购验收制度等等。如天怡大酒店,从食料采购——烹饪——餐桌,实行“三位一体”管理、制定了12项岗位职责,14项质量控制制度,编印成小册子,员工人手一册,绿生公司从种猪购进、饲养、繁殖到肉猪屠宰、销售共制订了31个操作规程,保证每道工序的质量关。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我市38家试点企业做到了产品有标准、管理有制度、操作有规程、过程有记录、反向可溯源,使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得以建立健全,逐步完善了生产经营档案。 社会关注,形成广泛监督格局 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仅有政府和部门抓,企业主体的参与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发动社会力量来进行监督,我市着重在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管理的“征集、评价、披露”上做文章,充分发挥作用,促进企业规范运作。 从社会中征集信息、由社会评价信用等级,向社会披露信息。企业必须填报《食品安全监管信用档案调查表》,经部门核实,形成征信报告。同时由相关职能部门组织检测人员、行业协会、相关中介组成的专业人员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消费者组成评价机构,对企业进行信用评价,确定信用等级。并通过专业网络媒体定期向社会公布。通过对第一批8家试点企业的信用评价,评定食品安全信用A级企业6家、B级企业2家。一个企业老板说,“食品安全信用A级企业”为我们的产品进入市场贴上了一张烫金的通行证。(明琴)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鄂ICP备12003601号-5 ) 鄂公网安备42900402000130
Powered by 湖北新领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湖北为维律师事务所 冯兵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