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搜索
江汉热线 江汉热线 聚焦江汉 查看内容

田边问诊泥生香

2008-11-1 16:11| 发布者: 管理员| 查看: 697| 评论: 0

  3月19日一大早,通海口镇新街村农民老周来到镇上,为自己“病了”的麦子找“病根”。 “先检查一下,看是不是发病了。要是没病,就施点氮肥,但不要施得太多了。” 回答老周的,是市农业局的农化专家杨少春。作为我市土壤肥料方面的专家,他在中化化肥公司的邀请下,多次为农民朋友传授如何科学施肥。 听说镇里来了农化专家,十里八乡的农民把咨询台围了个水泄不通。在咨询台不远处,漫野的油菜花正静静开放。 “我有两块棉花田,一块一到晴天叶子就变黄,您告诉我,这是什么原因?” 提问的是共和村4组农民朱同清,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他两年多了。 “这个可能与土壤肥力有关,能不能考虑种别的?”杨少春一时拿不准。 “主要就是温差大了那地受不了。”老朱似乎知道自己的地得的什么“病”。 “我看哪,你那块地就是肥力太好了,不晓得么样‘招待’。”一听这话,与老朱一同来的周财宝赶紧过来打趣,“跟人一样,生活一好了就得富贵病”。 老杨呵呵笑了:“这话说得有道理。你平常都是怎么施肥的?” “化肥用了不少。”老朱脱口而出。 “我看哪,这地肥力太好,要少用化肥,尽量多用农家肥。”杨少春开出了一张“药方”。 “对,肥多了对棉花有害。”老朱不好意思地笑了。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看来,这个“当家的”也不是好当的。老朱的不好意思赢得了现场一片爽朗的笑声。 “这样吧,你把你的地址告诉我,我抽空去你地里化验一下,确认是不是得了黄萎病,到时候再对症下药。”杨少春叮嘱道。 看着老朱得到专家“指点”,现场的农民朋友更加踊跃,围着杨少春问东问西。面对农民朋友的你一言我一语,杨少春一一耐心解答。 浓雾渐渐散去,咨询仍在继续。碾盘村村民罗勋义推起自行车,准备到地里去看看。 “有些问题一积就是一年,这次总算弄明白了。”带着刚刚问到的答案,罗勋义显得特别高兴,还有一丝期盼:“这样的活动,每年能不能多搞几次?”(叶珍君 黄炳鑫)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论坛说明: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自主发表并上传,所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及后果,均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客服电话:0728-3319567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鄂ICP备12003601号-5 ) 鄂公网安备42900402000130

Powered by 湖北新领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湖北为维律师事务所 冯兵律师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