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搜索
江汉热线 江汉热线 聚焦江汉 查看内容

湖北省再就业小额贷款业务“撤卡提速”

2008-11-1 16:11| 发布者: 管理员| 查看: 823| 评论: 0

  核心提示   2003年6月,根据国家相关部委精神,我省启动就业再就业小额贷款业务。到2006年12月末,累计有11131人拿到了贷款,人均约2万元,而同期,全省每年至少有下岗失业人员30万人!   “阳光”为何难以普照大地?小额贷款“卡”在何处? “再就业明星”王四快—— “吴天祥用房产作抵押给我贷到款”   今年春节,武昌区的王四快是在江夏农村的香菇基地度过的,虽然条件比不得城里,可他却感到特别惬意——从正月初一开始,附近农户天天邀请他做客,“哪里吃得过来?只有这家吃几口,放下碗筷赶下一家”。   这些农户都是王四快的香菇基地的加盟经营户。去年,他不仅还清了银行贷款,手头还有不少盈余。他眼下正在筹划把基地升格为有限责任公司,在名片上的名字后面加一个闪亮的后缀——总经理或董事长。   而就在3年多前,王四快还是一副愁眉苦脸。1992年,他从武昌运输二公司下岗后,干过很多营生,越做越“霉”,路越走越窄……   就在他一蹶不振之时,国家出台了扶持下岗失业人员的小额贷款政策。“是吴天祥用房产作抵给我贷到款,解了我的燃眉之急……”记者采访时,这个四十多岁的汉子眼里闪动着泪花。   吴天祥担保,王四快从银行贷到了2万元创业基金。后来,吴天祥又资助王四快一万元。   拿着这笔钱,王四快到江夏区舒安乡承包了一块地,种植香菇。积累了经验和规模后,他又组建了香菇种植基地,吸引了300多户下岗失业人员和当地农民加盟。他先后被评为省、市再就业明星。   据悉,近些年来,吴天祥前后为40多位“穷亲戚”作担保贷款创业,大都及时归还了贷款,只有一位意外“爽约”,但目前正在努力经营中。吴天祥说:“穷亲戚”都是好样的,这次“意外”,不影响他为人担保的热情,该出手时还会出手。 省劳动保障厅就业处负责人刘鸿—— 银行积极性不高,审批手续复杂   “整个春节我都在想贷款的事,头都是大的。”说起资金,江岸区球场街失业人员刘敦宽的眉头顿时拧成了“麻花”。   刘敦宽去年5月学会了“彩色豆腐”制作技术,武汉市场行情看好,但他没钱开店。他想到了贷款创业,可就在他在完成了社区推荐、劳动部门审查等一系列手续后“卡壳”了——担保公司要求他找一个政府公务员或者企业法人出面担保,才肯出具“贷款担保书”。没有担保公司的担保,银行不放贷。这就是所谓的“反担保”制度。   刘敦宽被难住了,后来,一位好心人借给他2万元,豆腐店总算勉强开张。武汉仅此一家,生意相当不错,刘敦宽想乘势扩大规模。为解决资金短缺这只“拦路虎”,他又开始申请小额贷款,但跑了好几个月,至今仍无进展,“没想到贷款这么难!”他感叹道。   有两组数据佐证了刘敦宽的感受。   人行武汉分行货币信贷管理处负责人介绍,全省就业在就业小额贷款业务自2003年6月开始起步,到2006年12月末,累计为11131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2029.3万元。而来自劳动部门的统计显示,同期,全省每年至少有下岗失业人员30万人,其中,自主创业的将近一半。这些创业者中,面临资金短缺问题的,至少有10万人。“无论如何,也不应该只有这么一点人获得贷款!”   大量下岗失业人员为何拿不到贷款?国家的优惠政策为何落空?省劳动保障厅就业处负责人刘鸿说,我省的小额贷款开展得并不理想,落在了很多省市后面,“主要是经办银行积极性不高,审批手续、程序复杂造成的。”   刘鸿说,小额担保贷款是作为帮扶下岗失业人员的政策出台的,但担保公司和银行却按照市场规范来操作,小额担保贷款处在政府指令与商业化运作的夹缝中。   对此质疑,人行武汉分行货币信贷管理处在给记者的书面回复中,没有正面作答。 担保公司总经理王群峰—— 政府指令转化了商业行为   对于贷款难,不少下岗人员无可奈何地说:银行制造那么多的手续,明摆着是迫使贷款者知难而退,担保公司形同当铺……   武汉市科技担保公司是武汉市7个中心城区唯一指定的小额贷款担保公司,3年多来,该公司仅办理了约2000笔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担保。   “担保机构不能只为银行化解风险,也要为自身安全考虑。”该公司总经理王群峰对记者说,小额贷款是一项政府指令,通过担保公司转化为商业行为,备受市场风险考验,“一旦贷款者还不了款,银行就要找担保公司催讨,所有的风险都压到我这儿来了,你说我不谨慎行吗?”   “所以,为了担保基金的安全,我们不得不设置一个‘门槛’。”王群峰说,有时候,即使担保公司在审核时降低了要求,但到了银行那儿,却未必审批得过。   王群峰称,3年多来,该公司有80例过了还款期限而不能按时还款,还有几笔成了呆账,7例已诉至法院。省内某县市刚开始办理小额贷款时,由于审批门槛过低,以至于后来出现了大量呆账,财政担保基金全赔光了,银行已不愿放贷了。“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银行同样也有说法。一家办理小额担保贷款业务的银行工作人员承认,贷款环节多,增加了贷款发放的实际困难,但不能把板子都打在银行身上,银行也要规避风险。不少人认为这是政府的“扶贫款”、“救济款”,根本就不想还,这给我们开展这项业务带来了巨大压力,一旦造成坏账,连本都收不回来。再说,下岗失业人员的偿贷能力较低,银行是企业不是国家财政,要对自己的资金负责,讲效益。   在记者的采访中,也有银行工作人员坦言:办理小额贷款的利息收入太低,还不够补偿办理过程中的交通费。 人行武汉分行货币信贷管理处负责人—— 正在进行“提速”试点   “反担保”制度无形中提高了贷款门槛;同时,从金融机构考虑,小额贷款数额小,程序繁杂,风险大,这也在无形中提高了贷款难度。怎样才能落实优惠政策和规避贷款风险“双赢”?   据了解,2006年10月24日,省政府发出文件——《湖北省就业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实施办法》,要求各地加快推进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按照新的《办法》,贷款的“门槛”适度降低了,享受优惠服务的人群扩大了——除下岗失业人员外,增加了城镇复退军人和到西部大开发地区基层创业的高校毕业生。   据人行武汉分行货币信贷管理处负责人介绍,全省各地正在进行一些新的改革和尝试。   武汉市正在尝试建设“信用社区”——由“信用社区”对辖区内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的下岗失业人员提供相关证件和证明材料审查,为符合条件人的进行信用担保,下岗失业人员不必再为“反担保”发愁。这项工作已于2006年11月启动,在青山区和洪山区共5个社区进行作试点,目前已办理了3例。   宜昌市开辟了小额担保贷款“一站式绿色通道”。劳动保障、担保机构、社区服务组织、银行集中开放式办公,简化了办理手续,提高贷款发放的效率。   人行武汉分行货币信贷管理处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步人行将与劳动保障、财政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各部门各司其责、相互协作合力推进就业再就业小额贷款工作;总结各地创建“信用社区”经验,并在适宜的时机推广,降低小额贷款门槛,使贷款发放进一步“提速”。   相关报道: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人民银行武汉分行等部门关于湖北省就业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实施办法的通知   湖北省出台小额担保贷款实施办法   《湖北小额担保贷款实施办法》推动就业再就业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论坛说明: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自主发表并上传,所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及后果,均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客服电话:0728-3319567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鄂ICP备12003601号-5 ) 鄂公网安备42900402000130

Powered by 湖北新领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湖北为维律师事务所 冯兵律师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