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日报) 一种最美的花朵,孕育最毒的果实;一种最妙的感觉,换来最重的伤害;一种最乐的开始,导致最惨的结局。 吸毒之患 吸食毒品,一星火烛烧尽万贯家财,一管针头刺穿终身健康,一缕青烟荡尽人性与文明!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刑法》中列举的六种毒品最泛滥、最常见,然毒品却不仅仅限于六种,它多达200余类。仙桃境内出现的多为海洛因、氯胺酮(K粉)、冰毒(甲基苯丙胺)及其衍生物“摇头丸”等。 毒品早先于十九世纪用于医疗,本身无关太多的是非与道义,也难以担当太多的罪过与责任,是人的观念和行为造就了今日毒品的悲剧。人们对金钱的贪婪,对诱惑的屈从,对自我的放纵,对自身的麻痹,远比这美丽的罂粟花恐怖得多、可怕得多。毒枭的铤而走险、欲壑难填,毒贩的利令智昏、牟取暴利,以及吸食者的自甘堕落、欲罢不能,才是毒品肆虐横行、无孔不入的罪魁祸首,才是毒品市场稳定辽阔、遍布全球的真正原因。 毒品入侵人体后,机体产生适应性改变,形成在毒品作用下新的平衡状态,一旦停服,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痛苦万状。吸食者为了避免这种戒断反应,就必须定时吸食,并不断加大剂量,造成身体对毒品的依赖。更为严重的是,一旦毒品进入人体作用神经系统,使人产生渴求毒品的强烈欲望,驱使吸毒者不顾一切地寻求和使用毒品。很少有人吸食后不成瘾癖,很少有人成瘾后能够戒断。 黄氏两兄弟,三十岁出头,住龙华山某单位宿舍,分别娶张氏两姐妹为妻。媳妇进门,毒品进门,祸患进门,兄弟二人又先后沾染。从此,整个家庭乌烟瘴气乌七八糟,整个成员半鬼半人鬼魂附体。两对夫妇吸光了工资,吸光了存款,吸得身无分文、家徒四壁。于是贩毒,于是坐牢,于是疾病缠身,于是颜面扫地,无以见江东父老,无以抗拒圈内诱惑,只得背井离乡,远走他方。 赵某某,八十年代生人,学校毕业后谋得一份很体面的工作,染毒后前途理想、婚姻家庭随吸毒的缕缕轻烟升腾而散。 张某某,女,三十岁左右,本市杨林尾镇人,2001年始吸,2003年被强制戒毒一个月,2006年因复吸被劳动教养一年,被检为艾滋病患者。如此,何谈青春!何谈健康!何谈人的责任与贡献! 刘某,男,仙桃城区人,2000年开始吸毒。2004年因毒瘾发作,无资购买,痛不欲生,吞食异物,不得不剖腹拿取。因其吸食毒品过久过量,免疫系统被完全破坏,手术时形成导尿孔无法愈合,至今伤口外露,精神几近崩溃,人性几近丧失,法律与道德对其毫无约束。为吸毒,在公共场所、大街小巷公开盗窃、抢夺,数次被公安机关抓获、关押,过着行尸走肉、生不如死的日子。 仙桃市有案可查的涉毒第一案发生在1995年。自此往后,几乎每年都有人因吸食毒品过量而死亡: 2003年,平某某,因注射过量死在家中; 2004年,黄某某,一个事业单位的副局级干部,因吸食过量身亡; 2005年,张某某,因注射过量殒于出租屋内; 2006年,夏某某,因吸食过量殒命。 …… 吸食一口,落入虎口;贪食一口,饮恨终身! 这还只是吸毒的健康、生命成本,还有令本人、家庭及全社会同样难以承受的经济成本。 我们作了一个估算,一旦成瘾,按各类各档毒品的现行价格,每人每天吸食费用应在100元至400元之间,每年则在4万元至16万元之间。如此,仙桃全市若有100人吸食,可消耗1600万元;1000人吸食,可消耗1亿6千万元。这意味着,仙桃市的民间财力,每年因吸毒而损耗一个亿以上! 这个假设的冰冷的也许是保守的数字背后,有多少白发苍苍的母亲流干了眼泪,有多少满脸稚气的孩子哭哑了嗓子,有多少曾经殷实美满的家庭濒临解体,有多少曾经充满憧憬的青年丧失斗志甚至人性! 缉毒之战 在这座小城之中,有一幢普通的四层楼房。它因整体新近修饰,显得庄重雅致;它因大门时常落锁,显得封闭神秘;它因长年彻夜灯明,显得纷繁忙碌。 在公安局的序列之中,有一个普通的建制单位。它因工作任务的特殊,而倍受社会关注,处于舆论的焦点;它因工作对象的特异,而倍受安全威胁,处于风口浪尖。 有一场战斗,无疑是仙桃本土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缉毒之战;有一起案件,无疑是全省今年以来涉毒方面最大的一件。 仙桃城区某宾馆停车场。 一辆深蓝色的“爱丽舍”轿车悬挂着武汉号牌,停在宾馆门口。它的四周分散地停泊着几辆民用汽车。傍晚的天空无雪无雨,只是有些阴冷。华灯初放,使车场更显静谧。 去年11月2日,湖北省公安厅驻云南工作站获取情报:云南毒枭“大姐”与武汉某男联系,在仙桃进行一宗巨额交易。由于时间紧急,云南方直接将此电告曾派驻云南达一年之久的仙桃市公安局禁毒大队副大队长李想平。仙桃警方高度重视,禁毒大队高速运作,省厅总队高层介入,兵分五路监控宜黄高速、318国道、城区主干道及相关部位。 可惜的是,由于案发突然,已知太少,攻守失据,仙桃警方没能在过于短暂的有效时间内突破案情。 下午一点,云南方再次电告:“大姐”已告诉武汉某男几个银行帐户,发生额在100万元以上!一切迹象表明:一场毒品交易已经结束,仙桃的大地上闪现出一伙魔影,仙桃的禁毒民警面临一场空前的麈战! 市委常委、公安局长余平辉同志指示:立案侦查,决不放过。 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正式拉开帷幕。 通过缜密侦察,使用各种手段,武汉人黄绪强进入警方视线。 黄绪强,三十五岁,武汉市江汉区人,无业,已婚,出手阔绰,生活奢侈,昼伏夜出,驾一辆捷达轿车,几乎每天出入高级宾馆酒店、高档娱乐场所,是个人物。其主要随从袁绍飞,三十岁,武昌紫阳街人,一个退休警察的后代,一名北京军区的复员战士。这样的出生与身份,令办案民警无比震惊与痛心。 为彻底查明疑犯的基本情况,查实疑犯的同伙成员,查清疑犯的活动规律,禁毒大队许红升、李想平、邵江舟等人驻扎武汉,化装侦查。有时整天跟踪,干粮充饥;有时整夜盯梢,露宿街头,硬是将相关情况查了个一清二楚,为日后收网、审讯作了充分准备。 另一方面军在隐蔽战线的工作也取得进展,进一步明确了“大姐”的相关信息。 12月25日,云南方面急电:“大姐”下午抵汉,与黄接头。 省公安厅禁毒总队缉毒支队领导同志亲自出马,与仙桃市公安局禁毒大队大队长李松柏所率专案组同志在天河机场会合,布下罗网,静候“大姐”到来。 然而,机场无戏。 27日上午,云南方再次电告仙桃市局:“大姐”指令黄潜往仙桃。 湖北公安战线禁毒系统几近二分之一的部队紧急调动。省厅总队、武汉、仙桃、荆州的关联警种各就各位,各司其责。对这起武汉人即将实施的特大贩毒案件,在仙桃警方专案经营的同时,武汉警方靠强大的技术支撑,靠庞大的禁毒力量,携大胜连连的余威,沙场点兵,精心策划,运筹帷幄,志在必得。 省公安厅几个相关总队派员参与督导仙桃警方的重大行动。余平辉在市局指挥中心坐镇指挥,副局长卢启华、大队长李松柏亲临前线参战。一时间,水陆两路,省道国道,宾馆旅店,大街小巷,到处闪现民警的身影,到处传递案件信息,到处可见警惕的眼睛。 宜黄高速公路。省厅交警总队高管三大队站点报告:可疑车辆已抵达北河,正高速驶往仙桃方向! 他们看到的,一辆是宝石蓝“爱丽舍”富康车,驾车人是袁绍飞,另一辆正是李想平等人非常熟悉的那一辆白色“捷达”,司机黄绪强。 毒蛇终于出洞!魔影终于闪现! 武汉两车进入仙桃城区后一会低档低速,慢如牛车;一会高档高速,如箭离弦。这是他们在反侦查、反跟踪。果然,来自武汉的毒枭与众不同! 终于,两车一前一后到达市区某宾馆停车场。局外人看不出两车之间有任何联系。前线总指挥卢启华立即命令几辆民用汽车悄然驶入宾馆停车场占领有利位置,命令便衣封锁宾馆所有楼层和出口。 黄绪强锁车进入宾馆。袁绍飞不动不离。停车场卢启华示意按兵不动,宾馆里胡晋华指挥密切监视。黄进入四楼房间。前线指挥部决定,如若袁不上去,黄不下来,不见毒品不抓捕,务求人赃俱获。 一名陌生青年突然下楼,坐出租车离开。 这是什么人?是否涉案?为什么此时匆忙离开? 十五天前,一辆自卸汽车从重庆市潼南县桂林镇出发,直达云南孟连县城,从一陌生人手中接过一大袋物件,以4万元报酬揽下一笔送货买卖,尔后驾车辗转江苏、上海、安徽、湖北,于27号下午4点抵达仙桃。 出租车径直驶往市区某停车场。那辆来自重庆的自卸车静泊在车场一隅。陌生青年掏出钥匙打开车门,一股奇香扑鼻而来。只见他的脸上浮现出得意的笑容。为了掩盖麻果等毒品特有的香气,离开云南时他特意买了高级香水置放驾驶台上。他熟练地打开汽车音响面板,警惕地望了望四周,拎出一个塑料袋,坐车返回宾馆,步上四楼。 现场民警紧张、激动得微微颤抖。几条大鱼!一场大仗!卢启华、李松柏小声告诫同志们,别急,尚未交易,不打草惊蛇。 袁绍飞接听电话,离开小车,径直上楼。 “各组注意,准备收网!”指挥员下达命令。 五分钟后,袁绍飞拎着个沉甸甸的塑料袋出门,直达“爱丽舍”。 时机成熟!只听得“哗啦啦”一阵汽车开门声响,上十名荷枪实弹的便衣从四面八方扑了上去。该青年见状,大惊失色。到底是“久经沙场”,他一个大步射到车前,拉开车门,发动汽车。好快!倒档,加油,松刹,准备抬放离合。 疑犯欲逃!许红升、秦为华、缪祥明掏出手枪,扣动扳机,朝天鸣放,喝令“不准动”!“爱丽舍”强行启动,开始倒车,马达飞转,雷鸣般轰响。中队长杨德春、杨坤伦跨上一步,贴近汽车,用枪把将左右两侧前玻璃砸碎,黑洞洞的枪口指着疑犯头颅,喝令停车。与此同时,四、五辆民用汽车已将“爱丽舍”后路堵死。 楼上,大队教导员胡晋华带队在“405”发动强攻。邵江舟飞身上床,将正躺在席梦思上做着发财美梦的黄绪强叠压控制,杨继华直取成都人邱海浪,一个漂亮的锁喉,将其摁在墙壁。 一场伏击战,干净利落,人赃俱获。 其实,这样的战事,对禁毒大队来说习以为常,只是规模大小、战果不同而已。 2005年4月,在毛嘴收费站一辆过境客车上堵获特大毒贩陈某,收缴高纯度海洛因1000余克; 2006年4月,查破监利、汉川人郭某、王某为首的6人贩卖K粉团伙; 2006年8月,查破天门人徐某、杨某特大邮寄冰毒案; 2006年11月,经过二个多月的侦察,在某宾馆抓获西藏某男,当场缴获高纯度海洛因100余克。 …… 一场接一场的战斗,靠超强度的工作应对;一个接一个的胜利,靠禁毒民警的汗水与鲜血换取;一曲接一曲的凯歌,靠他们的忠诚与胆识写就。 民警邵江舟,去年,在汉江边现场抓捕毒贩遭致林某、邱某家族的围殴,衣服被撕破,左手被咬伤; 副中队长杨继华,去年9月,对毒贩张某实施抓捕。警车追摩托,民警追毒贩。张某被迫弃车逃窜,杨继华奋力赶上将其扑倒。张某随手摸起一块砖头,狠命地向杨继华头部砸去。杨继华急速晃动,躲过致命一击,但肩部却失去知觉。3个月后的一天,杨继华参加抓捕涉毒人员王某,追赶几百米后超越,像头雄狮挡住王的逃路。王某谎说打个电话,掏出一把弹簧跳刀,突然刺向杨继华的腹部。球场猛将杨继华猛一收腹,再一次躲过夺命之刀。对应部位的上衣被刺了一个破洞! 副大队长秦为华,去年11月22日凌晨在一歌厅查禁毒品,将五名吸食K粉的青年堵在包间里。一吸毒人员拿起一根木棒朝秦为华头部呼啸着抡了下去。秦为华眼冒金花,栽倒在沙发上。 副大队长许红升,在金属回收公司附近抓捕吸贩毒人员时,一男一女突然出手,将许打倒在床上,用扳手猛力击打头部。 原副大队长赵恒荣,一名副团职军转干部,在城乡渠拘传吸毒人员魏某时,被魏某用跳刀刺中左臂,鲜血染红几层衣衫。 …… 和平年代,有哪一种职业像警察这样,时常流血挂彩!警察之中,有哪些警种像禁毒、刑侦民警这样频繁地面对危险面对伤害!在这春夏秋冬的每一天,全国总有一、二位战友献出生命离开我们,总有数以十计的同行遭袭受伤,血洒疆场。 仙桃市公安局禁毒大队,这个只有14人的战斗集体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战果,创造了一次一次辉煌! 我们来看这样一组数据—— 2006年,破获各类毒品案件50余起,抓获各类疑犯400余人,其中捕判、劳教近100人,治安处罚近300人,创造了市局乃至全省公安系统人均抓获人数之最、打击人数之最! 我们来读这样一封发自省厅的贺电—— 仙桃市公安局禁毒大队: 12月27日,你大队在市公安局领导正确指挥下和有关警种的密切配合下,经过近两个月的艰苦经营、缜密侦查,成功破获了黄绪强等人特大贩卖新型毒品案件,抓获疑犯9名,缴获冰毒31000粒、K粉2000克,特向你们致以热烈的祝贺,亲切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 禁毒大队,一个蓬勃向上的群体!一个出生入死的群体!更是一个战功赫赫的群体! 禁毒之惑 只要我们稍稍了解一些中国近代史,应当知晓,毒品进入国门,即给这个国家和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脑上拖一根长长的辫子、手上端一根长长的烟袋、斜倚身躯、半闭双眼、吞云吐雾的国人形象铭记在后人的心间;“东亚病夫”、“华人与狗”的耻辱缕刻在我们的脑海。为唤醒民众,多少仁人志士奔走呼号;为振兴民族,多少前辈英烈奋起抗争。“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国几无可以充饷之银!”湖广总督林则徐的泣血忠告,飘散了一百多年,仍然振聋发聩;虎门销烟的熊熊怒火,升腾过了一个世纪,仍然依稀可见。 “鸦片流毒中国,垂及百年推其为祸之列,小足以破业殒身,大则以亡国灭种”。一代伟人孙中山面对旧中国毒潮泛滥、民不聊生、内忧外患、国力衰微,忧心忡忡,仰天浩叹。 新中国成立后,在千头万绪、百废待举、满目疮痍、困难重重的情况下,中央人民政府清醒地认识到,在解放战争胜利后,有一场战争并没有结束,那就是禁绝祸国殃民的毒品!按照当时的币值,政务院拨出100亿救济特困吸毒者,拨出290亿元用于研制戒毒药物。 1952年9月,毛泽东指明:打下毒贩威风,是更能教育人民的事情。 人类的文明史上,迄今为止,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在建国之初,对毒品有过一个时期的禁绝。 国家可以不同政体,民族可以不同祖先,政党可以不同信仰,但是当今世界,所有国家,无论是进步还是落后,无论是文明还是荒蛮,无论是姓资还是姓社,至少有一个执政理念有一条法律法规相同—— 禁绝毒品! 美国讲究人权,但在打击涉毒方面毫不手软。联邦政府不但严惩贩毒,甚至规定吸食者也将面临逮捕、起诉和监禁。 新加坡是世界上毒品法规最严厉的国家之一。根据1975年生效的法令,成人如果携带超过15克海洛因或30克大麻等就可被判处死刑,吸食毒品也可判10年监禁。 中国的法律,对制贩、吸食毒品的打击也愈来愈严厉。 1990年12月,江泽民率中央政治局委员听取了国家禁毒委工作汇报后指出:现在不把贩毒、吸毒问题解决好,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涉及到中华民族兴衰的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必须要提到这样的高度来认识。 2004年4月,胡锦涛率中央政治局常委听取禁毒工作汇报后指示:对制贩毒品犯罪要毫不手软地进行打击! 据公安部《2006中国禁毒报告》,截止2005年底,全国登记在册吸毒人员已超过100万人。 仙桃作为一个内陆小城,既远离盛产毒品的“金新月”,也远离传统产地“金三角”,但其毒情也是不容忽视,更不可乐观。 面对汹涌的毒潮,面对蔓延的毒情,面对有增无减的涉毒人,缉毒民警打不胜打,防不胜防。我们自问:靠公安匹马单枪、孤军而战,是否能够承受这现实斗争之严峻,历史责任之沉重? 禁绝毒品,有诸多重要环节。毒品知识社会普及、禁毒法律普法教育、打击毒品犯罪、无毒社区建设、吸毒人员联合帮教、成瘾人员强制戒毒、脱瘾人员就业安置、禁毒基金设立筹措……众多的环节,我们只顾及其一;众多的防线,我们只退守其一;众多的工作,我们只专事其一,怎么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愈演愈烈的毒品问题! 禁毒教育,应从娃娃抓起;禁毒宣传,应从全民抓起;禁毒防守,应从家庭抓起;禁毒阵地,应从社区抓起;禁毒综治,应从政府抓起。 禁毒,一场永远没有国界的战争,一场永远没有终点的战争! 让“毒品不是儿戏”,深入人心。 让“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成为共识。 让“珍惜自我,健康抉择”,成为人类的主旋律!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鄂ICP备12003601号-5 ) 鄂公网安备42900402000130
Powered by 湖北新领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湖北为维律师事务所 冯兵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