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明山,当年著名作家碧野曾误以为是奇峰怪石林立的名山,而尽情沤歌。其实;公明山是湖汊遍布,青草蓠蓠的柴山,位于仙桃、蔡甸和汉川三地交界处。 50年代,在前苏联顾问建议下,为减轻长江洪峰对武汉的威胁,公明山这一片6万多亩的吧沃良田被划为汉江分洪道,后渐荒芜,成了一个“风吹草旺见牛羊”的天然草场。 公明山,不期而遇地成了体操世界冠军小双兄弟最早的“自由体操场”。 1973年11月1日下午5寸5分至10分,李大双和李小双间隔5分钟,相继来到人间、胖头胖脑的两兄弟的降生,给李家带来了极大喜悦,也带来了沉重的生活难题。 ]969年,小双兄弟的母亲邓群姣,随父母下放农村,从原沔阳县西流河镇老街举家搬迁至公明山旁的公明山大队安家落户。既然在农村“扎根”,邓家的商品粮户口也就自然取消了。不久,邓群姣经人介绍,当上了仙桃市城区好义大巷50号的女主人。 邓群姣嫁进城里,并不意味着就可以直接恢复商品粮户口,生活水平也不会提高多少。随着女儿李红霞和小双兄弟相继间世,李家的农村户口由邓群姣1人增至4人。城区户口还是两人,爷爷李银生和小双兄弟的父亲李继舟。 李家实在无力喂养这对又哭又闹的“小祖宗”。爷爷李银生迫不得已把大双和小双用旧棉袄包好,分别放进两只箩筐里,挑到公明山,请亲家邓伯良抚养一段时间。 邓家人看到一双大眼睛,长脑袋的双胞胎,爱不释手。这时的邓家已是一个有ll口人的大家庭,一大群舅舅,阿姨轮番上阵各显身手,看谁把小外甥照看得最好、 当时的公明山大队,虽然是鱼米之乡,却也只是穷乡僻壤,没有可供孩子们学习知识的场所。只有广阔的牧场,那才是孩子们各显神通的所在。他们常玩“打仗”的游戏。手拿柳树条的牧童在牛背上展开“运动战”,打赢了的就猛抽一鞭,人和牛消失在树林里。打输了的牧童骑着牛在草场上到处跑,一边寻找“战机”,一边呼喊着伙伴的小名。 小双兄弟就在这种“粗放经营”的氛围中渡过了童年。 年岁渐长,兄弟俩的“功夫”也在不断提高,打弹弓、打玻璃珠、摔跤、打架,爬树掏鸟窝,从公明山高大的分洪堤上向下侧身翻,在草地上翻空心跟斗,双手倒立行走,无所不能。小双还有一项绝活:连续数十个跟斗后的前滚翻着地。 眨眼之间,小双兄弟就已满6岁。公明山再也留不住他们龙腾虎跃的身影。2000多个日日夜夜,留下了小双兄弟的深情牵挂。 公明山,与小双兄弟及体操生涯结下下难解难分的情结。在北京亚运会后,小双兄弟荣归故里,特意重上公明山。他们望着青青草地,满怀激情地说:“公明山,你是我们的体操摇篮啊!” 小双兄弟回到仙桃城区家里,虽然有些不习惯,但形影不离地——起上学、玩耍,倒也相安无事。他们失去了公明山那宽大的草场,就把爷爷单位的招待所操场,当成“娱乐地带”。 1980年夏天的一个下午,沔阳县体校的体操教练丁霞鹏去招待所接待客人。丁教练刚走进招待所,就看见操场上一群入在一起围观.他挤进人群一看,原来是两个长得一模一样的男孩在翻跟斗。在众人“再来一个”的呼喊声中,小从兄弟的劲头越来越高,一个接-—个的空手翻、单手翻跟斗博得了一阵阵叫好声。 50年代毕业于湖北教育学院体育科的了霞鹏,由于刚直不阿的性格,在“文革”中受到冲击,他住过牛棚,扫过厕所。1978年平反,分配到市体校担任体操教练员。复职后,丁教练把全身心投入列事业巾去。1979年,丁教练首次带领学生参加全省体操比赛,一下子捧回了8块金牌。 那些日子,丁教练时时刻刻都在想着选拔体操苗子的事,不管是在街上、还是去学校,处处观察在身边出现的孩子。 小双兄弟的出现令他大喜过望。他以职业的眼光认真观察起来:小双兄弟腿部爆发力量强,奔跑速度快,浑身上下好像有使小完的劲,但兄弟俩腿形不直,肩的柔软性不够,体形欠佳。 丁教练忙上前拉住小家伙们的泥手,问他们愿不愿意到大房子里翻更高更漂亮的跟斗. 小双兄弟听说有这种好事,乐不可支地把爷爷推到了教练面前。 此后三年,小双兄弟便在丁霞鹏教练的严格训练下,开始了体操运动员的生涯。近乎残酷的训练,给教练员.运动员和家长带来了强烈的心灵震颤。1981年7月的一天,大双实在挺不住了,逃了一次学。这是两兄弟唯一的一次逃学纪录,记载在1981年“沔阳县青少年业余体校体操班班务日志”第16页。当时,丁教练发现大双不见了,急得直跺脚,发动大家分头去寻找。小双兄弟的一家人也急坏了,全家出动,直到天黑,丁教练才在一个草垛里,找到了玩累了而呼呼大睡的大双。 丁教练没有责怪大双。8岁正是爱玩的年龄。此后,丁教练更加疼爱小双兄弟。平时丁教练家只要有好吃的,就嘱咐家人一定给他们留两份。冬天,小双兄弟没有棉衣穿,丁教练就把自己唯一的—套绒衣改做小棉袄棉裤。雨雪天,小双兄弟留在丁教练家吃住。有时两个小家伙还尿床,丁教练就一声不响地去洗净晾干。 1992年,因长期超负荷工作,为省队、国家队输送了50多名优秀运动员的丁霞鹏教练一病不起。丁教练病重期间,小双兄弟拿出自己的帜蓄为教练治病,并表示钱不够就去卖金牌。仙桃市委马上召开特别会议,拨出专款。 丁教练在最后的日子里,语重心长地嘱咐小双兄弟:“在你们的身上,凝聚着亲人们的希望,寄托我的理想和企盼。你们要不负国家和人民的期待,全力进取,让国旗在世界体坛上空高高飘扬!你们多加珍重!”说完,丁教练泪流满面,这是丁教练最后的一段话。 小双兄弟参加体校训练旨,邓群姣喜忧参半。高兴的是他们能学有所长,担忧的是孩子们受不了那苦:每天,她从两个孩子换下的脏兮兮,汗淋淋的衣服上看到了训练的艰卒,还发现兄弟俩身上几块青紫的伤痕、她决定去看看. 大概是在小双兄弟受训二三个月后的一天,邓群姣以送衣服为借口来到体校。她看到的场面令她终身难忘:丁教练50多公斤重的身体压在小双兄弟身上,20多名小运动员正练压腿。30多分钟过去了,小家伙们额上的汗珠直往下掉。小运动员痛得大喊大叫,小双兄弟脸憋得青紫。 邓群姣见状,心疼得眼泪直掉。孩子们的哭喊声如针尖刺在她的心上、等他们——停下动作,她就发疯般地冲上去,把大双小双拉回了家,全然不顾在场的丁教练的苦苦劝阻。她发誓绝不让孩子再进“火坑”。 可小双兄弟不干。小双大哭大闹,大双则闷声不响,把“娃娃书”撕得遍地都是,不管邓群姣如何“威逼利诱”,他们就是不上学。 丁教练也上门”负荆请罪”,表示愿意领受邓群蛟——顿“臭骂”。爷爷李银生也好言相劝儿媳顾全大局。在内外“夹攻”下,邓群姣只得眼巴巴地送儿子们去“受罪”,此后,她再也不敢到体操房去看训练。送东西去,交给门房便回. 1971年出生的姐姐李红霞,见弟弟们大获全胜,每天都神气活现地到市体校训练,以为学体操很好玩,也跑到市体校报名。结果,不到2个月,她就黑着脸跑回了家。她小声告诉妈妈:“那是男孩子的事情,”从此以后。姐姐李红霞绝口不提体操以及学过体操的“辛酸事”。 这时市体校的20多名队员,在严格的训练过程中,被家长以各种借口纷纷领回家,诺大的体操房,只剩下4名选手。丁教练满头银发仍在体操房颤颤巍巍地飘动着。看到那么多有发展潜力的好茁子在流失,丁教练显得心力交瘁。 邓群姣再次要求带小双回家:丁教练一改上次“软弱可欺”的形象,怒不可遏道:“小双兄弟是国家人才.不是你李家的收藏品,今天谁敢把他们带回家,我这把老骨头就跟准拼命!” 丁教练横起一条长凳,拦在体操房门口,他终于把小双兄弟留在了体操的殿堂里。 1983年9月8日,湖北省体操队一纸调令召走了不满10岁的小双兄弟。 小双兄弟进入湖北省体操队后,师从刘长胜教练。 从风景如画的太湖湖畔来到武汉执掌帅印才一年的刘教练,在一次比赛中,发现了这一对不到1.20米高的孪生兄弟。机灵的眼睛,一对大手,一双大衔,出色的运动能力,虽然有不尽人意的内八字腿,依然使42岁的刘教练怦然心动。 1984年8月,李大双、李小双和队友黄力平、王云等主力队员代表湖北体操队,参加了在苏州举行的全国比赛。李大双获团体金牌,李小双获男子团体、吊环两块金牌,全能第四名。赛后,11岁的李小双第一次入选国家队,成为男队历史上最小的队员。 由于技术还不成熟,几个月后,李小双被国家队退回湖北队。刘长胜教练去接他。小双一脸的沮丧,一脸的不服气。“拼命三郎,再拼命练几年吧!”刘教练爱抚地拍了拍他的头。 由于训练过度疲劳,1988年李大双不慎失手从吊环上落地,肘关节、膝关节严重受伤,小腿腓骨断裂,韧带断裂,脚踝粉碎性骨折。第一次手术进行了7个多小时,医生从大双的脚踝处,取出了16块碎片。后二次手术,医生在大双的胳膊腿上穿进去几根钢筋,加固支撑力度。而就在这一年,全国首届城市运动会即将举行。李大双决心尽快恢复训练,全力一搏。 在手术后仅50天,李大双就以惊人的毅力与小双等队友一走上了1988年首届城市运动会的比赛场地,并且击败所有对站到了团体冠军领奖台上。李小双由于杰出的表现,赛后不第二次迈进了国家体操队的门坎。 如第一次一样,不久,李小权又被退回湖北队。李小双毫不气馁,他坚信只要自己加倍努力,一定能在国家队站稳脚跟。 1989年3月,在北京举行“中国杯”国际体操邀请赛。李小双如猛虎下山,一口气夺得两枚金牌。7月下旬,在美国友好运动会上,小双在强手如林的体操比赛中,釜底抽薪夺得了银牌一块。l0月份,在沈阳举办的全国二青会上,李小双一路过关斩将,把3枚金牌2块银牌掠为已有。大双表现亦不俗,夺回2块奖牌。大双、小双一时成为沈阳的热门人物。 1989年,李小双以不争的实力三进国家队,不仅站稳了脚跟而且开创了他的辉煌时代。 1990年,李小双以中国主力队员的身份,参加北京亚运会。多获团体冠军、自由体操冠军两块金牌和全能铜牌。 中国体育将记录下这几个时刻: 1992年8月1日,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中国男子体操运动员经受了严峻考验,白俄罗斯,韩国,乌克兰,日本的选手越过了中国选手的分数线,直往上升。中国选手,除李小双还没有起跳,所有冲击世界最高最难的动作“后空翻三周”均告失败。 如果李小双放弃这个高难动作,做常用360度旋转,即使成功,中国队也绝无夺冠可能,如果李小双继续向“空三周”发起冲击,成则王败则寇。失败了,连有把握拿到的银牌或铜牌都要失去。李小双把荣辱抛在身后,决心破釜沉舟,毅然向自由体操 的顶峰发起最后冲击。李小双终于成功了,他获得了中国男子体操队唯一的一块奥运金牌。另外,他还与队友合作,拿下了团体银牌。 1994年11月,李大双、李小双等选手出征世界体操团体锦标赛,小双兄弟与队友密切协作,全力角逐获得了世界冠军。这是中国在1983年第22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后,再次获得世界团体冠军。 1995年l0月8日,李小双在日本鲭江举行的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全能赛中,以57,998分的优异成绩夺得冠军。这是中国体操队在世锦赛90多年的历史上,首次夺得全能冠军。小双并且和队友一起,蝉联男子团体桂冠。 1996年7月24日,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体操赛中李小双奋力拼搏,凭借强劲的实力和钢铁般的意志,勇夺体操个人全能冠军。 李大双、李小双在不断取得比赛成绩的同时,党和人民也给予他们很高的荣誉。 1992年,李小双被授子“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并且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当年只有19岁。 1995年,李小双担任中国体操队队长。 1996年农历正月十一,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旋律中,李小双在党旗下庄严宣誓,成为中共党员。 1996年,李小双荣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和“体育运动一级奖章”。 小双兄弟虽然退役了,但他们的心却水远与祖国的体操事业连在了一起。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鄂ICP备12003601号-5 ) 鄂公网安备42900402000130
Powered by 湖北新领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湖北为维律师事务所 冯兵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