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搜索
江汉热线 江汉热线 聚焦江汉 查看内容

国兴则艺兴

2008-11-1 16:11| 发布者: 管理员| 查看: 755| 评论: 0

  在天门市采访,发现天门民间艺人多得让人惊讶。天门市群众文化馆馆长杨泰山戏称,你往天门的大街上扔块石头,就会打中一个艺人。 每当逢年过节,在天门的大街小巷,唱渔鼓的、唱地花鼓的、唱小曲的、唱碟子曲的、丢三棒鼓的、跑旱龙船的、唱皮影戏的、扎纸花的等等,民间艺人数不胜数。他们的职业五花八门,有工人、农民,有干部、教师,有出租车司机,还有做小生意的。 天门为何有这么多的民间艺人?杨泰山说,崇教尚文的传统是培植民间艺人的丰厚土壤。天门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北宋时期,官府在天门一带开办了儒学讲堂,每年培训学员20至40人。这些学员大都成了官府的高级官员。从那时起,天门在几百年历史中出过不少状元,如鲁铎、周家谟、蒋立镛等。由于有崇教尚文的传统,这里的读书人多,未能及第的读书人就散落民间。 解放后,天门为国家输送了大批的文教人才,如著名诗人邹荻帆、天沔花鼓戏创始人之一的沈山、唱渔鼓和皮影戏的杨双林、丢三棒鼓的陈登洲等。江汉平原流行的天沔花鼓、渔鼓、碟子曲和三棒鼓等民间艺术享誉海内外。天门也因之成了远近闻名的“文化之乡”。 学艺在旧社会还是谋生的手段。由于天门地处江汉平原,过去常常闹水荒,一淹水老百姓就得背井离乡去逃荒,因此学门手艺成了当地人的一种谋生手段。解放后,人们再也不需到外地流浪,但学手艺的风气仍延续至今。 如今,手艺人在家乡从事着各种各样的职业,一有机会就出来“露一手”。你在天门就餐,常常可领教他们的“唱念做打”;你在天门逛商店,不时会欣赏到“琴棋书画”。 杨泰山称,国兴则艺兴。当今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天门民间艺术也必能发扬光大。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论坛说明: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自主发表并上传,所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及后果,均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客服电话:0728-3319567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鄂ICP备12003601号-5 ) 鄂公网安备42900402000130

Powered by 湖北新领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湖北为维律师事务所 冯兵律师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