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饮食文化之毛嘴卤鸡 在仙桃的大街小巷,“毛嘴正宗卤鸡”的招牌比比皆是。虽然那不一定就是地道的毛嘴卤鸡,但从一些商家打出这个品牌,足以看出毛嘴卤鸡在仙桃饮食文化中的地位。 研究毛嘴卤鸡的历史,如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无从考证。在毛嘴,逢年过节,家家支卤锅,户户必卤鸡。但是在配方上有很大的随意性,味道各有千秋,这算不上是毛嘴卤鸡。 提起毛嘴卤鸡,人们就会自然而然首先想到卤保林这个名字,其实卤保林并不姓卤而姓刘。说起“卤”姓由来,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 刘保林属刘家第四代传人,10岁时就继承了先父衣钵,干起了卤鸡的行当。他不仅学得卤鸡的技术,也承袭了父亲刚直的秉性。 有一次,日本人的一位本地翻译官直奔刘家,大呼小叫要几只卤鸡。刘保林见不得这狗仗人势的小人,心中十分不悦。他一边应承,一边将祖传卤水留存一半,剩下的一半在里面兑了些水,然后放进了米酒,这是祖传未曾教导过的“配方”。他想我给你卤得咸中有甜,看你怎么吃!然而,有些事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不曾想卤出的鸡不仅色泽亮丽,日本人享用后赞不绝口,连称“大大的好”!真可谓歪打正着。从此,毛嘴卤鸡的配方又增添了新的内容。 俗话说,生意兴隆通四海。刘保林的卤鸡经日本人一传扬,引来了更多慕名而来的食客。有一远道而来的公子哥,人称美食家,遍访各地名吃,当听到“毛嘴卤鸡,香飘万里” 的介绍后,逢人便问刘保林的住处。这位急于吃刘家卤鸡的美食家不知怎么把刘保林的名字误听成了卤保林。人们笑着引导他找到了刘家。刘保林也从此被人们善意的戏称为卤保林。现在,不少毛嘴人只知道有个毛嘴卤鸡的传人卤保林,却不知道他是刘姓。 随着时间的推移,毛嘴卤鸡声名鹊起,于是,专营店铺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恰在此时,刘保林却愤愤不平地暂停了卤鸡加工。当时有个别人见利忘义,不仅卤鸡配方不讲究,而且在选料上用病鸡,死鸡充斥市场。他怕坏了自己祖传的名声。 刘保林的卤鸡在选料上,用的是本地散养的传统鸡种,必须是喂养两年以内的鲜活公鸡。当天宰杀,即时扒毛,随后卤制。 在器具的选用上,他始终坚持砂锅文火卤制。家人常常规劝他:大铝锅一次性可加工近十只鸡,你这砂锅只卤四只,还是把锅换一换吧!可是他坚持到1988年撒手归西也用的是传统用具,在这之前,他说,同样的选料和配方,用具不同、火候掌握不好,口味相差甚远。 刘保林有两个女儿和四个儿子。现在,他们都在仙桃专营卤鸡。刘保林临终前,仍谆谆叮嘱子女:我的遗产就是那一钵祖传的卤水,你们不要指望它去掐多少钱,能养家糊口就行了。名利如浮云,钱财如粪土,你们不要为了几个臭钱,败坏了刘家卤鸡的声誉。说完,他从枕边摸索出祖传的卤鸡配方,颤抖着递给了么儿子。 如今,您来到毛嘴,您就会被毛嘴卤鸡那晶莹的色泽、扑鼻的浓香、静卧的憨态所诱惑。欢迎您来品尝!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鄂ICP备12003601号-5 ) 鄂公网安备42900402000130
Powered by 湖北新领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湖北为维律师事务所 冯兵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