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民俗之“吉鹊子” “吉鹊子”,又称“急脚子”、“赤脚子”。 玩“吉鹊子”有成套的规矩,由城隍庙的长老主持极其严肃的仪式,参加仪式者必须是沔城城隍大帝会的长老和众会员,女人不得旁观,玩吉鹊子者必须是会员中身强体壮、五官端正的青壮年。仪式前,玩吉鹊子的青壮年必须斋戒沐浴,仅着内衣内裤列队进入“禅房”领取衣物,打扮整齐,听候指令.长老高声发出“执事者进殿”的指令,打扮整齐的三十六人进入大殿,排列于城隍大帝神台前,进入八拜四叩首的大礼参拜,长老捧表章诵词:“×年岁次××四月吉日,信士弟子×××(众人各报姓名)……,特再恳请大帝君,大发慈悲,广施法力,派遣三十六天神,巡察沔阳水陆疆域,雷霆万钧,其势孰敌?消弭刀兵水火,铲睦鹰怪鬼蜮。收净五毒,扫除瘟疫。佑我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岁岁国泰民安,人丁繁密,千秋万代,其乐无极。敬请恩准尚飨。”诵完表章,全体人员躬身嗑头起立,长老喊:“三十六天神升座。”三十六人便将神台上的木刻面盔郑重地用双手“请”于头额上,用红布条固定好。长老喊:“取执事。”三十六人将神台上的令旗、铜锣及锣锤拿到手中,长老喊:“穿城礼拜。”三十六人便顺次序在殿堂中穿横“ ”字三遍,并击打铜锣、一边鱼贯走出正殿,字行于庙内各大小殿前广场和花坛之间,然后回到正殿“卸执事”,即将令旗、铜锣、锣锤及木刻盔面供至神台原位,“吉鹊”仪式结束。 第二天,参加了“吉鹊”仪式的三十六名青壮年化成吉鹊子,在粗乐和细乐及“故事”的伴随下,参加迎神庙会。此后吉鹊子开始作出门远巡的各项工作,于农历五月初一分为九队,每队四人,分赴九个活动区,去进行消灾赐福的活动。 玩“吉鹊子”的人,头顶用柳木雕成的人面神像面盔,面盔用金、银、朱、黑、白、赭、黑等彩漆绘制而成,腰系黄布带,下打黄布绑腿,脚穿红色绒球麻鞋,手执的令旗为方形白底红边. 中间写一令字。执令旗者开道,执铜锣者于后,每到一户,执旗者站在门外守护,其余三人从左进入堂前,踏以舞步,执锣者走到神龛前击磬四响,拿下礼线。三人一齐躬身三拜,然后穿堂一圈,由右边出门。这时,小孩们手拿蒲扇在这一行人后面不停地打扇,前抛以粗壳糠皮.以示驱蚊赶邪,据说吉鹊子所到之处,连夜蚊子都没有,以后家中无瘟疫,无灾害。有添了小孩的人家,可向吉鹊子求长命圈,这是一种用五色花线编成的红圈,挂在小孩脖子上,据说可以保佑孩子无病无灾,长命百岁。当然,求长命圈的人家要给吉鹊予一点彩礼线。玩吉鹊子为了不漏一户,常把四人一队的人马分成二人一班分头穿行,一直玩到五月二十六日回沔城城隍庙,至此,此岁玩吉鹊子的民俗活动即告完毕。 (作者程道法)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鄂ICP备12003601号-5 ) 鄂公网安备42900402000130
Powered by 湖北新领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湖北为维律师事务所 冯兵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