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搜索
江汉热线 江汉热线 聚焦江汉 查看内容

仙桃今古传奇之费散人神笔惊人

2008-11-1 16:11| 发布者: 管理员| 查看: 1465| 评论: 0

  在明末崇祯年间,湖广沔阳州城关(今仙桃市沔城镇)曾经出了一位赫赫有名之的奇特人物,被誉为:“湖广神笔手,天下费散人”。 那么,费散人的本名叫什么?而他又是怎样成为“散人”的?说来颇有一段令人感到神奇的经过。 家庭出身 豪门大户费散人的祖父名叫费尚伊,乃明神宗万历年间甲科进士,钦点翰林院吉士,迁兵部七品给事中,一直在朝为官,后退居沔城。父亲名叫费贽,弃文习武,为明熹宗天启年间护卫官。因涉嫌“东林党”案,遭致迫杀。费散人乃第三代,其本名叫费中权,别字光玉!弟兄二人,排行第二,人们习称“二少爷”。从小,他吸取两代先人为官之经验教训,决定不习武,勤学文;且学文不做官,竟将“功名利禄如浮土,博学之师善作人”的传统思想观念牢记心中,甘当一名僧士,过着清闲平淡之日,免受忧累。所以,他从7岁入学读书之日起,极其发愤学习:三更灯火,十载寒窗,勤学苦练,磨穿铁砚,终于在学识上获得突破。他天资聪颖,过目成诵,四书五经,倒背如流,诗词歌赋,门门精通,出口成章,提笔成文,一挥而就,倚马可待,一时称之为“沔城优生”。但可叹者!书法欠佳。也就是说,一手毛笔字写得很不象样。 千年狐仙 恩赠狸毛 对于练习书法,小费散人确实下了不少功夫。他同众多蒙童一样,写字分作三步走:第一步“临写”;第二步“摹写”;第三步“托写”。而在“托写”阶段里,他特别注意练习“悬笔”。因为,自幼不练好“悬笔”,不但写字难以随意,就是绘画也不方便,决不能将手腕搁在桌上画呀!所以,他发愤忘食,学而不辍:暑天忘热,汗流鼻尖,不揩;冬天忘冷,脚僵手肿,不顾。尤其是仿效古人“头悬梁,锥刺股”之毅力精神,使用砖头搁在手肘骨处,压得膀酸、腕胀而抬不起胳膀时,仍然坚持苦练。可惜收效不大!往往投桃而竞得李,种瓜而偏摘豆;学柳(公权)不似柳;学颜(真卿)不象颜,学王(羲之)更不能达到行如流水、铁画银钩之镜界。真乃苦闷人也! 一天深夜。小费散人正在书斋里点着油灯,练习写字。忽然听到一阵清脆、娇嫩之声,隐约喊道: “费二少爷,这般时辰,还未就寝?” “哦!”他转头一瞄,竟然看见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子,举止端庄地站在背后。他内心顿时感到一阵紧张而又胆惧,害燥而又结舌地说道:“你……你是何方女子?年纪轻轻的,半夜三更来到小儒书斋何事?” “恩人!小女乃是五百年前曾经受到恩人救过性命之九尾狐狸,今已修炼成仙。今夜见你用功写字,总难达到高度,特来报恩于您,赠送一把狸毛,当作毛笔,保证恩人今后写字,下笔有神:想写何字,字能生花;想绘何画,画可增辉。心想事成,万无一失。若有难办之事,小女自当暗中相助。切记切记!”说完,一阵清风,小女不见了。 果于其然。小费散人拿着这杆“狸毛”之笔,写字起凸,呈现光彩;画土成山,画水有波,画鸟能飞,画钟有音,画鱼可游……总之随心所欲,百写百成,百画万中,一时远传高名,人们给他取个绰号——“神笔手”。 神风相助 揭下皇榜 一日,大明朝廷发出皇榜,招纳天下贤士,回答外国打来的一份“战表”。战表的内容是:半匹白绢,要求中国人一笔写成个汉字,可又不准写“一”字。回答得出,两国和平共处,若答不出,外国为上,中国为下,年年进贡,岁岁朝拜。这是一道比天还大的难题!崇祯皇帝及满朝文武百官全都回答不出,只好挂出皇榜,广招天下有才之士,如能回答“战表”者,官封万户侯;见官大三级。 当皇榜挂到沔城后,却被费府老管家看见了.立即回府告知主人。这时,费散人已年过四十。他同老管家跑去一看,反过头来忙往转走,边走边自言自语地喃喃说道:“这有何难!除非皇帝牵马,娘娘磨墨。” “哦!‘皇帝牵马,娘娘磨墨’。这不是提出揭榜的先决条件么?”于是,照守皇榜的御差赶上前去拦住费散人问道:“适才先生所言,莫非有揭榜之意?”。 “喏……喏……儒生并无揭榜之意。请看:皇榜不是仍在‘孔子牌坊’上好好地挂着么!” 御差偏过头去一看,不错!皇榜的确仍在原处挂着未动。说也奇怪!忽然刮起一阵北风,猛将皇榜吹上天空,然后向南冉冉飘落在费散人面前。老管家一看,深有感慨地说: “二少爷:风吹皇榜,此乃天意。您就将皇榜揭下吧。” 费散人一想:老管家说得不无道理。当即从地上将皇榜捡起,捏于手中说道: “好!皇榜算吾揭了。不过,必须要朝廷答应先决条件, “皇帝牵马……”御差接口补充说道。 “对!” “小人回朝之后,自当向皇上奏禀。请先生放心!” 于是,费散人回到家里,忙把揭榜之事对老夫人、少夫人分别作了说明,带上换洗衣物,随同御差离开沔城,日夜兼程,赶往京城。 巧写“卜”字 回答战表 费散人进入京都,由御差引见,参拜了崇祯皇帝,令他当殿回答“战表”。他对崇祯说道: , “回答战表不难,有个先决条件……” “什么条件?请讲。”崇祯求贤若渴地说。 “皇帝牵马,娘娘磨墨。”费散人一字一板地说道。 “大胆!朕为一国之君,岂能为你牵马?”崇祯听后忿怒地说。 “皇上要是不肯牵马,这份‘战表’儒生回答不成。差官送我回沔城吧。”费散人丝毫不动声色地说得干净、利落。 “这……”崇祯犹豫了。 “回禀皇上:费先生早在沔城观看皇榜时,曾经象这说过。小人以为他有揭榜之意,方才追问于他,他拒不承认。忽然刮起一阵北风,将皇榜吹落他的面前,经过家人相劝,他才应允。如果皇上拒不答应牵马,‘战表’回答不成,那大明江山……”御差跪向崇祯奏禀,最后把“难保”二字没说出口。 “启奏皇上,为了大明江山,还是答应‘先决条件’吧。”礼部尚书姚恭明出班禀奏。 “皇上,宁屈于国人,不亡于胡虏。答应先决条件吧!”满朝文武百官一齐跪奏。 “好好!为了大明江山,朕答应牵马。内侍臣!请娘娘出宫见朕。”崇祯深明大义地一边答应牵马,一边令娘娘出宫磨墨。 “遵旨。”内侍臣速即请出娘娘,当殿挽袖磨墨。 当崇祯牵着一匹高大骏马站立殿前;娘娘磨好一盘浓黑徽墨,放于阶下,静心等候费散人应用。 费散人眼见皇上答应了“先决条件”,当即叫老管家把早已用竹杆绑好了的“狸毛笔”扛来,跨上骏马,顺手握过毛笔,猛朝砚池里一醮,向着铺好之白绢一下笔,让崇祯牵马挨着白绢边沿往前慢走,毛笔在白绢中线上缓缓移动。当毛笔移动白绢另一头时,横看好象一“横”,直看好似一“竖”,还没超过“战表”之规定要求,满朝官员胆战心寒,万分紧张。在此关键时刻,只见费散人咬牙发恨地猛将“狸毛笔”转头往空中一抛,大声喝道:“落!”,只见那杆“狸毛笔”不偏不倚、不前不后地落在白绢上一“横”的正中,等于笔捎一带,加上一点,写成一个“卜”字。他立即跳下马来向崇祯禀道: “皇上!外国‘战表’,儒生回答完毕。” “一个‘卜’字……”崇祯看后不知是对或是错地喃喃叹了一句。 “对!一个‘卜’字。按照外国文字的用意,‘卜’等于‘仆’。仆者,奴也。外国人既然成为中国人的奴仆,有何资格打来‘战表’?应将下书人立即赶回他国去。”费散人向崇祯陈述说道。 “大明皇帝!俺知道你们中国汉字的写法:卜字是两笔,而不是一笔。刚才这位先生的解释,还不能说服人。”外国使臣强辩说道。 “胡说!”费散人听后力争道:“一个外国使臣知道什么?汝看见吾走下马去,再将毛笔在白绢上加一点乎?” “不……不……”外国使臣含乎其词地不便说出。 “这就对了。汝既然没有看见我写第二笔,那就说明我是一笔写成的罗!嗯?”费散人巧言质问。 “这……”外国使臣无言以对。 “不消这呀那呀的。皇上!应令胡虏立即回国,不要让他在此玷污大明金銮宝殿。”费散人面对崇祯督促地说。 “对”崇祯准奏说道:“外国使臣!你既无言以答,说明你认输了,应当立即回国交旨,今后不要再次使用‘文攻武吓’之伎俩。否则,大明朝庭将倾全国之力,直捣汝邦国都。听到否?” “咋!”外国使臣立即退出,灰溜溜地回转本国去了。 御封散人 走遍天下 费散人为大明王朝回答“战表”立了大功,按照皇榜规定,应当“官封万户侯,见官大三级”。 可是,崇祯皇帝封他这官,他不要,封他那官,他不受。闹得皇上无法可设,竟然嗟叹一声:“封这不要,封那不受,岂不成为‘散人’也!” “谢主龙恩。”费散人跪拜接受。 “孤王并未封授?”崇祯疑惑道。 “自古道:‘君无戏言。’你刚才封我为散人”,费散人答道。 崇祯大惑方解。“好好!”崇祯无法,只好借梯下楼说道:“朕就封你为‘散人’吧。”接着,崇祯取出一块金牌,并在上边写下“湖广神笔手,天下费散人”10个龙体小字,让他走遍天下,无人阻挡。“见官大三级”,不为一点难。 从此,人们不再叫他绰号“神笔手”,而是称他封号“费散人”。有关费散人的传说,近三百多年来流传各地,颇受人们喜爱。 作者杨主华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论坛说明: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自主发表并上传,所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及后果,均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客服电话:0728-3319567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鄂ICP备12003601号-5 ) 鄂公网安备42900402000130

Powered by 湖北新领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湖北为维律师事务所 冯兵律师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