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春节,仙桃民间有一种民族舞蹈--采莲船,载歌载舞,十分优美。据传此舞有一段十分动人的故事。相传在唐太宗年间,河南洛水年年泛涨,水上有一座大桥,名叫洛阳桥,因年久失修,不幸被洪水冲垮,从此,交通切断,当地老百姓要求洛阳县官重新建桥,但县官不管不问,老百姓无人不愤恨。 一日,洛水上面来了一只采莲的船,只见船头有一个撑篙的大汉,船尾有一个艄婆,船舱有一位年青貌美的女子,只听艄婆开口讲话,说:列位君子!我们是由南海来的,老身我带一子一女采莲为生,我这女儿,尚未许配人家,她一心要寻找与她有缘份之人,今日特来相会,恭请各位公子、阔少爷,不惜金银,投递我的女儿,若有人投中其身者,即为如意郎君,投不中者,金银慨不退回,休怪!说罢,就将船移近南岸,一字摆开,女子站在船舱,待这班公子少爷投递金银。 一霎间,岸边人挤人,见了这一位天姿国色的女子,怎不喜爱,大家争先投银,闹得不可开交,于是就按先后次序排起队来,无钱的人,只是袖手旁观。哥儿们一个个要碰好运气,对准那个女子就把钱投进船舱,只听“叭叭”的声音,竟没有一个人投中,有的人一连投钱十几次,身带的钱花光也等于零,直到天晚为止。艄婆就约定明日再来。第二天,南岸边来投钱的人都是远路而来的,岸边排成一条长蛇似的,但是,并没有一个人投中女子的,第三日,也是如此。采莲船又在北岸照此行事,一连三日,总是如此。 到了第七日,采莲船来到河心,只见这个女子开口讲话,说:吾乃南海观世音菩萨,得知洛阳桥被洪水冲垮,行人不便,地方官吏不理民情,故此,吾神特施此计,筹备这一项资金,供建桥使用,多蒙列位君子赞助,感谢!感谢。这时,洛阳汤知县得知消息,带衙役来拜见观世音,忏悔自己不理民情,望菩萨恕罪!观世音立即命令汤知县派人重建洛阳桥,于是就把捐来的金银金币交给了他,不许他从中作弊,汤知县答应照办。 从此,洛阳桥又建造成功,交通恢复。有个建洛阳桥的大匠,名叫罗相,乃是湖北沔阳人氏,他深感观世音菩萨大恩大德,回到家乡为了纪念起见,制作了一只采莲船。彩船是用竹木杆扎成的,下为船型约有五、六尺长,上是宝塔亭阁型盖亭。并扎有彩球和剪出各种图样,贴挂在船上,安排七个人来活动;坐船的姑娘、撑篙的大汉、把舵艄婆,还有打锣、打鼓、打钹;拉琴的等。每逢春节,即初一到十五,沿门划彩莲船,挨家挨户拜新年。给节日增添了喜悦的气氛。从此罗相首创的这一民族舞蹈形式在沔阳流传至今。 作者携文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鄂ICP备12003601号-5 ) 鄂公网安备42900402000130
Powered by 湖北新领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湖北为维律师事务所 冯兵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