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搜索
江汉热线 江汉热线 聚焦江汉 查看内容

仙桃地名趣谈之禹王宫的由来

2008-11-1 16:11| 发布者: 管理员| 查看: 986| 评论: 0

  汉水汇入长江,上通襄樊老河口,下抵武汉;入江处,把汉口、汉阳、武昌划成鼎足之势。水上大小船只云集,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农副产品由它输送进城,工业产品也由它分送下乡,好一派水运繁忙景象。 在这条水运渠道上,多年来,一直流传沿袭着一种风习:凡是上下行驶的船只,经过桃花洲,都得停靠登岸,到禹王宫烧香敬神,祈求平安,这已成为毋须规定又无人敢违的规矩。 桃花洲在仙桃下行约三十公里处,是一个庞大的淤积沙滩。水流湍急,半是回流,漩涡无数,大而且密;涡心鹅毛沉底,望之毛骨悚然。因而船舶容易出事,被称之为“白骨塔”。 堤岸上早年建有禹王庙一座。究竟是哪个朝代兴建,并无方案可考,只知清康熙年间重建。供有一尊泥金禹王爷神像,还铸有一对展翅金鸽,分立左右两旁侍立。 相传:始庙时长老为四川人氏,游方到此打住,名叫赵金福,法名无量。每每船只停靠码头拜庙敬神,和尚都要以礼相待,在庙门口合掌恭迎船主客商。 谈到禹王宫的来历,与大禹治水有关,还有一段传说故事。古时候,大禹治水,因圣命在身,三过其门而不入。后来奉诏来两湖(湖北、湖南)根治水患,曾在汉阳实地考察。 一日,有一班船商前来哭诉,大禹问明原因,方知汉水“白骨塔”不仅水急船险,而且有水八寇打劫船商,祸害人民。大禹决定先消灭水八寇,再根治白骨塔,都是为民除害,又可互为作用。于是立即带兵来到汉水白骨塔,喝问:“什么人在此凶横?”原来那些水八寇都是些目无王法之徒。为首的强盗名叫方大返,见了大禹,全无惧色,于是双方展开一场血战。 正在难分胜负之际,忽然从大禹的身后飞出两只黄鸽,方大返误以为大禹放出法宝,自觉心慌,收了朴刀,败下阵来。大禹乘胜追击,一剑砍死方大返。其余七个强盗一齐跪下求饶,愿意改邪归正,改恶从善。 消灭了水八寇,大禹又引导两岸人民疏挖大淤滩,改直河道,减低水患,便利航行。 大禹要离开白骨塔了,当地人民和众船商都感谢禹王,特以重金相赠,但大禹谢绝不受。日后,禹王驾崩,人们不能忘记其恩德,特在桃花洲建立禹王庙,世世享祭,人人瞻仰;并铸金鸽一对伴在左右。 后来桃花洲住着一二百户人家,有一位读书人名叫黄彦才,因为大禹收服水八寇和治理水患,曾经在桃花洲住过三日,认为桃花洲堪称大禹的行宫。他提议:将“禹王庙”更名为“禹王宫”。他的提议得到众乡民的赞同,“禹王宫”的名字就这样传扬了开去。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大举进犯汉水流域,禹王宫惨遭劫难,长老和尚被杀,两只金鸽也被抢走,从此禹王宫便断了香火…… 作者王昌炽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论坛说明: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自主发表并上传,所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及后果,均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客服电话:0728-3319567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鄂ICP备12003601号-5 ) 鄂公网安备42900402000130

Powered by 湖北新领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湖北为维律师事务所 冯兵律师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