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搜索
江汉热线 江汉热线 聚焦江汉 查看内容

仙桃民间文艺之天沔小曲

2008-11-1 16:11| 发布者: 管理员| 查看: 3497| 评论: 0

  “天沔小曲”,或称“内河小曲”,又叫“碟子曲”。它源于天沔(汉江沿岸)一带,流行天门、沔阳(今仙桃市)、潜江、监利、京山、汉川等地。早期多为沿门卖唱,常为一人敲碟子演唱,一人用四胡伴奏,如电影《洪湖赤卫队》(建国前洪湖属沔阳县管辖)中秋菊唱的“手拿碟儿敲起来,小曲好唱口难开”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后来一些艺人逐步转向到茶馆、酒楼进行演唱,以此开展自唱自乐活动。 它的曲牌多数来源于天沔一带民歌中的小调,也吸收了明清俗曲《相思调》、《鲜花调》、《玉娥郎》、《五更调》、《探妹》、《九连环》的一部分。曲目一般属于单曲体,数量在一百以上。其曲趣及表现力更为丰富,有抒情优美的;有轻松愉快的;有欢悦轻跳的;有活泼风趣的;有低沉哀怨的;等等。也有叙述性很强的。 “天沔小曲”所表现的内容较为简单,一般没有什么故事情节,但也有少数一曲数十段的大段子,尤其是反映爱情生活题材占很大比重,如沔阳民间艺人陈金香在《看郎》一曲这样唱到: 初一的早起去看郎(啊) 情郎哥哥(呀) 奴的哥哥(呀) 我郎得病(哪) 在牙床(啊) 奴的哥哥(也) 情郎哥哥(也) 又如原沔阳花鼓剧团艺人程兰亭在《薅黄瓜》一曲表演到: 奴在园中薅黄瓜, 郎在外面钉瓦渣, 情郎奴的冤家哥郎, 钉了奴的黄瓜花。 上述这些曲目内容,使观众一听就觉得叙述了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 “天沔小曲”短小精悍,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风味,尤其是它的语言通俗、生动。如曲目《恶婆婆》有这样一段唱词: 1.小奴的命不好,娘屋里死得早,七岁送到婆屋了。 2.家务两三载,袜子都没买,破衣烂衫像个刘海。 3.六月天气热,帽子都冒得,浑身晒得象锅铁。 4.冬天里纺棉纱,她不管鞋和妹,脚手伸得象个糍粑。 5.冬天把柴哈,人人走娘家,我想回去看我的妈。 由此可见,《恶婆婆》这段词有鲜明的沔阳风味,词里的“伸”字,沔阳方言渎CUN,也就是裂口的意思,“哈”,沔阳话就是把柴捡回来。听来格外亲切。“冒”字为“没有”的意思。 在长期的流传中,各类艺术品种也在不断交流,“汉滩小曲”与“天沔小曲”逐步互相吸收,彼此传唱,虽各有侧重,又因语言关系产生某种差异,但有些曲牌及曲目成为共有的遗产,很难截然划开,因此“天沔小曲”是今“湖北小曲”的一个支流,“湖北小曲”则又是“汉滩小曲”、“天沔小曲”的总称。 今天,“天沔小曲”(现“湖北小曲”)有了新的发展,由一人演唱发展到多人演唱,边唱边舞,气氛更为活跃,成为深受喜爱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作者胡铁树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论坛说明: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自主发表并上传,所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及后果,均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客服电话:0728-3319567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鄂ICP备12003601号-5 ) 鄂公网安备42900402000130

Powered by 湖北新领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湖北为维律师事务所 冯兵律师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