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搜索
江汉热线 江汉热线 聚焦江汉 查看内容

仙桃名人--李之龙简介

2008-11-1 16:11| 发布者: 管理员| 查看: 1586| 评论: 0

    李之龙(1897--1928),湖北沔阳(今仙桃市)人,号赤显,字在田。1916年入烟台海军学校学习。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曹任湖北全省工团联合会委员、中共汉口地委委员。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参与组织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任会议主席团主席和中共常委。1925年参加第一次东征,任黄埔学生军教导团营党代表。同年秋,任广东国民政府海军局政治部主任、代理海军局长兼参谋厅厅长、中山舰长。1926年3月在蒋介石制造的“中山舰事件”中被捕,不久获释,参加北伐。攻克武汉后,任产央人民俱乐部主任兼《血花日报》社社长。“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曾写下讨蒋檄文《三.二零反革命政变真相》,并秘密组织海军社,策动海军起义。广州起义失败后,赴日避难:1928年2月从日本经香港返回广州时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杀害于广州红花岗。    ———《辞海)1989年版本第1425页   1996年,中山舰在长江金口水域打捞成功,使一代名舰重见天日,也使一代名将李之龙将军的历史再现光辉,李之龙的历史和儿时掌故一时成为杜窑人的热门话题,笔者从中寻觅到李之龙少年时代在故乡的一些足影。笔者系李之龙亲房侄子,家父李之春于丙寅年(1926年)沔阳水灾时,曾赴李之龙住所汉口“雪花剧社”(新市场,谋过生计,回乡后时而淡起李之龙的为人处世,并带回李国镛名片、像片各一张,李之龙像片一张、律诗一首(为李之龙题)。笔者把像片和诗篇作为历史文物子1988年呈交给武昌辛亥革个纪念馆。   据家父说,李之龙生性外向、爱动不爱静,六岁时就放了一年牛。他家的牛是一头青毛牯。春天到了,李之龙和一群小伙伴赶着牛群到草滩湖放牧。湖畔杂草丰茂,牛易吃饱,又可散放。小放牛娃们互相追逐嬉戏,捕捉鱼虾,采摘菱角莲蓬,打汀鼓泅,有说不尽的欢乐。一天,李之龙的青毛牯与小同伴的一头黄毛牯突然发生角斗,一群小朋友只能在一旁呐喊,无力劝和,争斗十分激烈,青毛牯气力难支,只得抽身而逃,黄毛牯穷追不舍……当李之龙寻到他的青毛牯时,只见它血迹斑斑,满身伤痕。他心里又痛又气,苦着脸回到家里,连晚饭也不吃,他的父亲知道后安慰他说:“牛互相发生角斗是常事,胜败也是常事,只要以后多注意,不让他们在一块吃草就行了。”谁知这两头牛以后变成死对头,一相遇就抵角,青毛牯总是以失败而告终。李之龙活泼的笑脸从此变得沉默了。他听一些老农说:“牛吃鸡蛋可以活筋壮骨,增强气力,于是他就避着家里人,每天拿两个鸡蛋;用青草包着喂青毛牯。刚开始牛不听他的话拒绝吃蛋。于是李之龙想办法把牛的头举得高高的,再撬开它的口,强制它吃,牛吃出滋味了,便每每目寻着小主人带包的青草,小之龙喂养更精心了,他用鞋底拍打它的颈项,使它的颈项壮实,用刀削尖它的双角……不及两月,青黄二牯又相遇了,真是仇敌相见分外眼红,双方高耸牛角拉开架势,李之龙在一旁如指挥员发号施令,一声“摧角”,两牛由对峙到开始进攻,李之龙不断给他的青牯喊加油,真是牛仗人势,人助牛威,奇迹出现了,须臾黄毛牯被摧得狼狈而逃,李之龙的脸上终于出现了笑容。    1944年,7岁的李之龙要随父亲李国元赴武昌入两湖师范附小读书了。初春的清早,李之龙起床时,母亲已经为他父子俩收抬好行装,吃过早餐,由他的族兄李之桂护送上木船,同赴武昌。李之桂长之龙15岁,监利县戴家场人,在武昌李国镛开办的“廉益土栈”任店员,这次受李国镛之托,专程到杜窑迎接李之龙父子赴武昌。离开家乡的时候,干日活泼欢笑的李之龙今天愁容满面,依偎在母亲身边不忍离去,母亲拉着他安慰说:“你安心去吧,一定要听你爷的话,好好学本领,将来做个有出息的人。等你爷把生意作好了,我们全家都搬到武昌团聚。”载着之龙父子的小船.一路顺风,走曲口、过山丰头、经黄陵矶,出沌口,当日下午.直抵武昌.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论坛说明: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自主发表并上传,所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及后果,均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客服电话:0728-3319567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鄂ICP备12003601号-5 ) 鄂公网安备42900402000130

Powered by 湖北新领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湖北为维律师事务所 冯兵律师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