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嘎、嘎”,一群体态笨拙的鸭子见有人靠近,边叫边摇晃着身体往池塘里跳,场面甚是逗人。这是记者近日在沙湖原种场多种经营分厂一养鸭基地看到的。“这群鸭有2000多只呢。”养鸭基地主人张小双笑着介绍说,“我今年开始养鸭,没什么规模,就是小打小闹”。 据了解,张小双的哥哥张大双是多种经营分厂有名的养鸭能手,张小双养鸭就是靠哥哥带动的。张小双说村民张怀民今年养鸭5000多只,“他今年可发了,还是怪我眼孔小,明年一定扩大养殖规模。”他羡慕地说。 沙湖原种场地势低洼,是有名的水袋子。农民增收难,成为制约新农村发展的最大障碍。俗话说“靠水吃水”,场党委经过多方考察后认为,境内鱼池众多,河道沟渠交错纵横,东荆河外滩环境优雅,水草丰盛,虾肥螺美,有发展养鸭的自然条件。 思路一“破”天地宽,沙湖原种场进行多层次发展大讨论,通过走访座谈、算账对比、交心谈心做群众思想工作,发动有经验致力于畜禽养殖的“土秀才”现身说法,调动群众参与养鸭生产发展。同时,该场还发放畜禽养殖农户和基地建设扶持资金近40万元,实现养鸭产业突破性发展。据统计,已形成了15万只蛋鸭的养殖规模。 养殖规模扩大了,但销售就成为了大问题,“不能让养殖户增产不增收”。沙湖原种场组建专班定时通报武汉、河南潢川、江西九江和新余等大市场信息,利用人脉资源拓宽销售市场渠道。养鸭之初,养殖户第一批进苗的蛋鸭开始产的蛋不大,俗称“菜蛋”,在本地销量极小,销售专班通过在深圳的关系了解到,这种蛋在深圳市场非常走俏,于是联系外地大客商将养殖户手中的“菜蛋”以每公斤6元的价格收购一空,一只鸭的一个产蛋周期对比一般蛋鸭的产值高出80元左右,为群众增加收入上百万元。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鄂ICP备12003601号-5 ) 鄂公网安备42900402000130
Powered by 湖北新领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湖北为维律师事务所 冯兵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