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搜索
江汉热线 江汉热线 焦点资讯 查看内容

体操之乡 仙桃美名传四方

2009-12-18 09:16| 发布者: 行苇| 查看: 1567| 评论: 0

荆楚网消息 (楚天金报) 图为:李小双体操学校的小运动员在训练 (记者严斯林摄)

  54全国首个“体操之乡”花落仙桃
  2001年,国家体委授予仙桃“中国体操之乡”和“世界冠军的摇篮”称号,仙桃成为全国第一个被命名为体操之乡的城市,这里是奥运会体操冠军李小双、杨威、郑李辉的家乡。截至目前,仙桃籍选手在各类国际国内大赛上获得金牌121枚、银牌143枚、铜牌154枚。
  “抬头挺胸,眼睛看着前面,不要动!”平衡木上,三个孩子踮着脚,一旁的教练不时喊着,这是仙桃李小双学校体操训练房里经常能看到的一幕。这里也是李小双、李大双、杨威、郑李辉等体操世界冠军起飞的地方。从37年前仅有十几个队员的体操班,到如今接近200人的体操学校,这里成为“体操之乡”几十年巨变的最好见证。仙桃因体操而扬名海外,体操因仙桃的发展而欣欣向荣。可以说,体操已经深深融入这座城市的血脉。
  小城创造体操神话
  金牌121枚、银牌143枚、铜牌154枚,这是仙桃体育健儿在国际、国内重大赛事的成绩单。看到这样的成绩,许多人都会赞叹不已,不过在仙桃市体育局局长向绍新心中,真正“绝无仅有”的并不是这些,“你看看,连续五届奥运会,都有我们仙桃选手参赛;到目前为止,中国拿到的两块体操男子全能金牌,都是我们仙桃人;在奥运赛场,仙桃体操选手交出6金6银的成绩单。这些在全国来说,都是绝无仅有的。”
  据向绍新介绍,仙桃体操起步于1972年,在相当艰苦的条件下,热爱体操事业的丁霞鹏办起了体操班,“当时体操刚刚进入中国,许多人对此都感到很新鲜,没有什么人肯学。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李大双和李小双慢慢出了成绩,体操才开始被当地人所认识,体操班也发展成少儿体校。1992年,李小双拿到了奥运金牌,整个城市都沸腾了,体操学校的规模越来越大,现在这里已经是爆满。”
  体操名片让城市腾飞
  在体操健儿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仙桃的决策者们也在思考,如何打好手中的这副“体操牌”,毕竟和此前的沔阳县相比,仙桃这个地名的名气当时并不大。2000年,当时的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为仙桃欣然题写了“中国仙桃体操之乡”的题词,仙桃被授予“世界冠军摇篮”牌匾。随后不久,仙桃又被命名为“国家体操训练基地”。此时,仙桃也坚定了打造好“体操之乡”品牌的决心,决策者们开始利用这一品牌外出招商引资。
  正是因为有了这张亮丽名片,仙桃渐渐走出湖北,走向世界。对此,仙桃市市长刘新池也多次表示:“通过体操扩大了仙桃的影响,提高了仙桃知名度,进而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关注仙桃。更重要的是,体操在仙桃已经不单纯是一项体育运动,‘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抢前争先、勇争第一’的体操精神已经成为仙桃城市精神的核心,成为助推仙桃科学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阵痛过后会更辉煌
  随着杨威的退役,仙桃的体操选手开始渐渐淡出国际赛场,面对如此残酷的现状,许多人担心,如果没有体操顶尖选手涌现,“体操之乡”是否会变得名不副实。对此,向绍新并没有太过担忧。“对于一个运动项目来说,出现周期性波折也很正常。不过,即使下届奥运会断档了,我们歇口气,把拳头收回再打出去,这样会更有力道,说不定,我们仙桃健儿能再创造个连续五届奥运不缺席的辉煌。”
  据向绍新介绍,目前,仙桃正在筹建“中国体操之乡体育运动中心”,“这个中心将占地397亩,投资大概3亿多元。同时,体操之乡也想打造运动之城,并通过这些来推动仙桃群众体育的发展,群众体育发展了,我们也能从中选拔出更多冒尖的人才予以培养,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记者王际凯)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论坛说明: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自主发表并上传,所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及后果,均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客服电话:0728-3319567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鄂ICP备12003601号-5 ) 鄂公网安备42900402000130

Powered by 湖北新领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湖北为维律师事务所 冯兵律师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