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搜索
江汉热线 江汉热线 聚焦江汉 查看内容

拿什么拯救你--沔阳花鼓戏

2009-12-18 16:09| 发布者: 行苇| 查看: 1418| 评论: 0

 
沔阳花鼓戏,是湖北三大地方剧种之一,形成于清嘉庆年间,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发源于沔阳通顺河、襄河一带,形成于沔阳、天门地区,1954年,改名为“天沔花鼓戏”,1981年5月又由荆州行署文化局正式定名为“荆州花鼓戏”。
仙桃花鼓戏,多少年来,深受百万江汉平原人民的喜爱,但是随着人们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好,娱乐节目多样化,这一古老的戏种正遭遇尴尬的境地。
好久没有看草台花鼓戏了,现在虽然网上可以找的到一些,背景,服装,化妆都要比草台戏要好,但我还是怀念看草台戏的气氛。
每年正月初五初六“开锣”,头场和最后一场还要放大鞭,其中唱到一些戏时,对戏中人物和戏中出现神灵的尊敬,也会放大鞭。唱头场时请戏场所在地的村官或村里有势力有财力的人来捧场/打彩,一般都会唱上十来天,希望一年来风调雨顺。    吃过午饭和晚饭以后。人们早早的把凳子搬到戏台的下面,以求请到一个离台近一点的好地方,能和台上的角更接近,我们小孩自然也是要跟去的,大人们都说“大人看戏,小伢看屁”不过这是一句大实 话,那时“小伢看戏时为了混东西吃”戏还没开锣,戏台下面闹哄哄的,小贩的叫卖声,小孩的嬉闹声,大姑娘小媳妇张家长,李家短的议论声,小孩像大人索要东西遭到大人呵斥的哭声。在后台演员们勒头,扑粉,上妆,一件件古董似的衣服在镁光灯的照射下也显得那么的光彩夺目。

由于那时候年纪小,跟着大人,他们看门道,我们看热闹,不过,我还依稀记得每当大戏完毕之后,总会有一小段搞笑的剧情,比如“王瞎子闹店”,里面有句唱词是这样的:一呀一,一呀一哩,一呀二,一呀二哩,一二三四哩,一二三四五六七,大概这这样的,那个扮演小丑角色会用很快的唱法,顺着倒着唱,让人看了不禁捧腹!想起这些,一切仿佛就在昨天。演员们上场开始咿咿呀呀的唱了起来,虽然听不懂演员们唱的什么,大概得剧情还是能看懂的。无非是谁谁经过磨难中状元了,谁和谁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好人终有好报,坏人也得到了该有的得下场。     现在随着生活节奏的改变,很少可以看到草台花鼓戏了,倒是在网络上可以找到几出,前几天在网上搜到了一出由一出花鼓戏,讲的是相国小姐向新科状元逼婚的故事,其中相国小姐说了这么一句话:只要你跟了我,吃不完的油,穿不尽的绸,看到这句话不禁哑然笑了,也许这出戏前人就是这么传下来的,前人认为有油吃,有绸穿就是相国小姐的生活了,这也许是前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吧。      网上的戏一般都是由最好的演员演的,如胡新中老师在《李天保吊孝》里面吊孝的一段,《秦雪梅吊孝》里面商琳升天的一段,马红丽老师在《血冤》里面在狱中和自己娇儿,小姑告别的一段,李春华老师在《雪冤》里面妻审的那一段,在《庵堂认母》的精彩表演都应该算经典,。还有李春华老师和胡新中老师在上世纪80年代合演的《站华墙》更是红遍了大江南北。





由于小时候经常看这样的演出,现在在家父母也经常在影碟机上看,可以说是耳闻目睹,对花鼓戏也略知一二,花鼓戏的大致剧情差不多,也就是封建社会的时候,人民造恶霸地主的欺压,而有一家的孩子努力学习,一般会中状元,做官,回来会惩治恶霸地主,为百姓洗冤,一般是以悲惨的形式开始,以完美告终。还有描述人间正义的,如“妻审”,有教育的“三娘教子”。现在,物质条件好了,反而村里面不在组织这样的戏班子来表演了,不过,在仙桃城区,在晚上天气较好的情况下,有爱好花鼓戏的老年朋友们会自发的组织去表演,他们有时在钱沟路,轻纺路可以看到他们的精彩表演,虽然没有服装,和完美的道具配合,但是他们的那份热爱,那分执着让我们年轻人佩服!潜江花鼓戏剧团,国家一级演员,胡心中,李春华夫妇就是他们心中的偶像。沔阳花鼓戏的传承,最大的拦路虎就是他的唱腔难以掌握,非一日之寒是没有那个功底的,另外,在需要道具,音乐背景的配合,还有记住整个唱词,更需要专业的老师去指导,毕竟不象流行的卡拉OK,所以,这个优秀的剧种有要继续流传下来,我们实验花鼓戏剧团和仙桃市的文化部门应加强合作,包括资金的投入,学生的培养,真诚的希望我们沔阳花鼓戏一直永流传!家乡的花鼓戏没有黄梅戏的动听,没有越剧的婉转,没有秦腔的高亢,更没有京剧的大气,他以他最朴素的形式向人们讲述世上的大喜大悲,大善大恶。     怀念看草台花鼓戏戏的气氛,喜欢家乡花鼓戏的唱腔,家乡的花鼓戏愿你永恒.
 





小资料:沔阳花鼓戏的唱腔主要来源于当地民歌、小曲和渔鼓、道情音乐,很多唱腔渗透着民歌音调,有些仍保留着民歌原形。同时也吸收了某些楚剧、汉剧、汉滩小曲的音调和曲牌,丰富了本剧种的唱腔。其声腔有高腔、圻水、打锣、四平四大主腔和九十多种小调,戏剧台词不用韵白,而是采用当地人民的口头语 、歇后语。具有主动、明快、幽默的艺术风格。





沔阳花鼓戏代表作有:双玉禅    王瞎子闹店   十三款    贾氏吵嫁   三娘教子   站花墙  斩经堂赶子放羊  清风亭       访友      假洞房     楼台哭夫
你对花鼓戏的发展有什么建议么?你是否也有心中念念不忘的花鼓戏名段?请和我们一起分享:
谁来拯救仙桃(沔阳)花鼓戏(爱琴海)
拿什么拯救你---沔阳花鼓戏!(蝶梦缘)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论坛说明: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自主发表并上传,所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及后果,均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客服电话:0728-3319567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鄂ICP备12003601号-5 ) 鄂公网安备42900402000130

Powered by 湖北新领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湖北为维律师事务所 冯兵律师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