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搜索
江汉热线 江汉热线 聚焦江汉 查看内容

“警营作家”的家乡情

2008-11-1 16:11| 发布者: 管理员| 查看: 1924| 评论: 0

  “警营作家”的家乡情      ——“金盾图书奖”得主、《江汉儿女》作者刘秋生访谈 文/图 本报记者 许立菊 阅读提示: 近日,市公安局警官刘秋生精心撰写的近30万字的人物传记《江汉儿女》一书由武汉出版社出版。该书一经面世,人民网、中国新闻网、中国作家网、荆楚网等知名网站和《湖北日报》、《 人民公安报》《武汉晚报》、《长江商报》、《楚天金报》等报纸纷纷作专题报道。本月,记者采访了该书作者刘秋生。   在人文荟萃的荆楚大地,有一位勤奋笔耕、在纪实文学领域取得骄人业绩的警营作家。   2004年8月,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他40万字侦破纪实作品集《真相的背后》。2005年10月,该书荣获国家公安部“金盾图书奖”。   2008年3月,他精心撰写的近30万字的人物传记《江汉儿女》一书由武汉出版社出版,为仙桃这座新兴城市打造出一张熠熠闪光的人文名片!   这位在文学创作上不断开拓进取的警营作家,就是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公安作协理事、仙桃市公安局警官刘秋生。    侦破要案后,他拿起笔,以特有的风格,曲折而详实、生动而细腻地描述了整个侦破过程   1983年4月,江汉平原沔阳县(现仙桃市)发生一起要案,由湖北省公安厅直接督办。从湖北省公安学校(湖北警官学院前身)毕业的年轻侦察员刘秋生受领侦破重任后,仔细分析案情,紧紧抓住作案人在信中使用的“女矣 母也 ”这两字不放。他查阅字典得知,这两个字是对祖母或年老妇人的称呼。仙桃乃至整个湖北都不用此称呼,那这一称谓到底是何处方言呢?他到武汉、荆州等地走访各地人士,终于获悉此称呼为湖南长沙一带方言。    刘秋生把侦查理论与破案实际相结合,推测作案人极有可能为湖南长沙一带人,或与这一带人有比较密切的联系。于是,他果断地将侦查方向转往湖南长沙。他和另一位侦察员风尘仆仆赶赴长沙,在当地有关部门的紧密配合和大力协助下,查阅了大量的档案资料,最终寻觅到了作案人的踪迹,一举攻克了这起难度很大的要案。   湖北省公安厅在给侦破专班荣记集体功的同时,给主侦此案的侦察员刘秋生奖励了一支“六四”式手枪。侦察员获奖手枪具有特殊意义。据悉,在湖北省公安学校(湖北警官学院)毕业的学生中,刘秋生是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侦察员。   更有意义的是,在给上级领导汇报此案侦破工作时,刘秋生执笔以他特有的风格曲折而详实、生动而细腻地描述了整个侦破过程。正是这篇破案报告,使他的文笔获得了上级领导和同事的肯定与赞誉,也使他看清了自己身上的潜质,激励他从此在公安纪实文学的道路上辛勤耕耘,乐此不疲。 《真相的背后》不仅仅是57宗疑奇案件的侦破记录,也是江汉平原风土人情的深切白描,荣膺了国家“金盾图书奖”   作为一名警官,刘秋生时刻感受到公安一线民警在侦查破案中所表现出的大智大勇和付出的巨大心血;作为一名警营作家,刘秋生把为公安工作鼓与呼,讴歌广大民警无私奉献、保一方安宁的精神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撰写了大量的公安纪实文学作品发表在各类媒体上。    他曾获得湖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好新闻一等奖、警笛新闻奖章等,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并于2001年当选湖北省公安机关首届“十佳”政治处(部)主任。   从1985年在《湖北青年》杂志发表《青纱帐里的苦肉计》这篇侦破通讯开始,刘秋生在《人民公安报》、《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三晋都市报》、《武汉晚报》、《仙桃日报》、《警笛》、《前卫》和《美中晚报》等海内外数十种报刊杂志上先后发表各类警事作品,累计已达150余万字。他渐渐成为荆楚知名的警营作家。   从事公安文学创作,只有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受得了寂寞,耐得住清贫。于是,在无数个夜晚,在无数个节假日,都可以看到刘秋生伏案疾书的身影。   从2002年开始,刘秋生萌发了撰写《真相的背后》一书的想法。   他要通过这本书,告诉人们关于人性、人生,关于侦查破案的分析、推理,关于侦查工作的酸甜苦辣……进而引发人们对人性、人生的思考,对公安工作和公安民警的理解。这无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写作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可以说是充满艰难。从1981年到2004年,时间跨度大,物是人非,有些当事人已找不到,有些人已模糊了记忆。为了写好这本书,真实地再现侦破过程,他多次下武汉、上荆州查找资料,反复启发当时的侦查破案人员回忆细节,并深入到每一个案发地寻找感觉。他先后采访一千余人次,搜集整理的资料堆起来有一米多高。   没有付出,是不会有收获的。对刘秋生来说,休息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有一年的除夕,一位曾教过他的老师从加拿大回国找他叙旧,找到他时,他正在办公室伏案疾书,令老师非常感动。   就这样,100多个发生在江汉平原的疑奇大案,也被他苛刻地删简为57个,才拿出来集结出版奉献给大家。原湖北省政协主席王生铁为该书欣然命笔题词:“展神警雄风,为人民服务”。湖北警官学院院长聂福茂教授在序中称该书是“一部内容丰富、有看点、耐回味的公安纪实力作”,并郑重推荐给警院师生学习参考。   2004年8月,《真相的背后》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这部作品甫一面世,就受到警营内外的一致好评。   《真相的背后》不仅仅是57宗疑奇案件的侦破记录,也是江汉平原风土人情的深切白描,更是仙桃公安侦破史的真实记录。   《人民公安报》、《楚天都市报》、《武汉晚报》、《知音》、《前卫》等报刊专门发文推介《真相的背后》,《湖北作家》也对这部作品给予很高的评价。全国20余省市自治区的千余家公安机关纷纷来函邮购此书,将其作为公安民警实战练兵的参考教材。湖北警官学院则将其选作学生的参考教材。   湖北《楚天金报》、山西《三晋都市报》和在美国出版的全美发行量最大的华文晚报《美中晚报》先后连载此书,在海内外都产生影响。2005年10月,该书在全国众多公安题材图书中脱颖而出,荣获国家公安部“金盾图书奖”,为湖北公安争得了荣耀!   《江汉儿女》既是对故乡杰出人士的赞美,更倾吐着刘秋生对家乡炽烈的情感,为仙桃打造了亮丽的人文名片   与刘秋生接触多了,就知道他性格比较直率,思维活跃,看问题有自己独到的眼光,剖析事物比较深刻。刘秋生觉得作为新时期的一名作家,应该视野开阔,要有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尽管公安题材的写作是刘秋生的强项,但他不囿于此。近些年,他大胆开拓进取,把笔头瞄准更广阔的社会生活空间。他要用自己前瞻的姿态、敏锐的眼光、饱满的热情、精湛的文笔为充满活力的时代立言。    刘秋生生活和工作的仙桃,是江汉平原一座正在崛起的城市,有众多的人脉资源,但却没有一本真正全面、系统地介绍仙桃籍海内外精英人士成长、成功经历的专著。当前,人文资源愈来愈受到社会各界重视,人文名片对提升一座城市的形象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他又萌发了写一部真实记录海内外仙桃籍当代科技、文化、艺术、教育、体育等各界精英人士成长、成功经历的书的愿望。   2006年春节,刘秋生拟定了创作计划,并在武汉制作了精致的《邀请函》,通过组织、人事、教育、科技、体育等部门和社会各界友人,搜寻海内外仙桃籍当代精英人士的信息,深入到他们的老家采访,征询第一手资料。   这些成功人士大都全身心投入事业中,且不事张扬。刘秋生在工余时间和节假日,采取写信、打电话、发电子邮件、登门拜访等方法,通过乡情、亲情感染他们,拉近与他们的距离,进而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   这些成功人士终于被他一颗至诚的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执著的精神所打动。一位年过七旬的著名学者回信他:“你是我家乡很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一位在国外的科学家称他做的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为家乡有他这样的作家感到自豪!要知道,能被采访对象理解对他的写作是多么的重要啊!   刘秋生采写的30余位杰出人士中,有当代著名法学家、先后四次为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作法制讲座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王利明教授;有著名歌唱家、《洪湖赤卫队》韩英的扮演者、中国音乐学院教授王玉珍女士;有在文坛被誉为中国当代新写实主义代表的著名女作家池莉;有蜚声海内外的画家邵声朗教授;有世界著名生物化学家、美国肯塔基大学李国民教授;有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著名计算机科学家阳振坤博士;有世界知名遥感学家顾行发教授;有世界知名空间物理学家邓晓华教授;有著名燃烧节能专家吴道洪博士;有著名热能工程学家周怀春教授;有著名光器件专家刘文博士;有连续三次当选中国IT界“十大风云人物”的著名软件专家雷军;有威震世界体坛、为共和国体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体操名将李小双、李大双、杨威、郑李辉等奥运冠军。   可以说,刘秋生采写的这一个个杰出人物,都留下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采访王利明教授时,他通过广东的一个朋友联系,得知忙碌的教授星期五在家时,便买了星期四的火车票,连夜赶往北京;采访科学家时,刘秋生寻找资料,发邮件,常常忙到深夜;为采访池莉,刘秋生购买了她全部的作品进行研读。池莉参加全国“两会”期间,刘秋生住在北京,多次联系。   两年来,刘秋生利用周末和假期,上北京,下广东,跑武汉,已记不清自己走了多少路程,惟有抽屉里一摞摞厚厚的火车票、汽车票、的士票,昭示着他的艰辛与付出。   值得一提的是,刘秋生的创作与妻子袁春枝的全力支持分不开。袁春枝默默奉献,为丈夫的写作倾心付出,毫无怨言,赢得一致称赞。   不经一番彻骨寒,哪得梅花扑鼻香。经过近两年的辛勤耕作,刘秋生在2007年底终于成功地完成了近30万字的人物传记作品——《江汉儿女》!   那朴实的文字,既是对故乡杰出人士的赞美,更倾吐着刘秋生对家乡炽烈的情感。刘秋生深情地说,“这片热土养育了我,一种深厚的故乡情结激励着我。作为仙桃的一名作者,我有责任为家乡打造亮丽的人文名片。”   华中师范大学一位著名学者审阅《江汉儿女》初稿后认为,这部书的主人公是仙桃出的名人,也是湖北的名人,在全国堪称一流人才,有些人物具有国际影响。该书是湖北第一部集中展示一座城市当代杰出人士风采的专著,作者立意高远,文笔朴实,能感染人、启发人,很有社会意义。   湖北省公安厅副厅长黄洪同志对刘秋生情系社会、讴歌时代、笔耕不辍的精神赞美有嘉,称他“有才气、有大局意识、有执著精神,是警院学子的骄傲!”   “茅盾文学奖”得主、当代著名作家、湖北省文联副主席熊召政热情为该书作序,称赞刘秋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执著的精神,在荆楚大地率先为仙桃这座新兴城市打造出了一张熠熠闪光的人文名片!   仙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江汉儿女》对展示仙桃地灵人杰、提升仙桃人和仙桃城市形象的重要作用,市委书记周霁在百忙中审阅书稿,对刘秋生给予极大的鼓励和鞭策。   记者手记: “因为刘秋生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家乡走向世界的这么多的精英人士,所以,他在写作过程中始终有一股不可遏制的激情伴随。我们读这些人物的传记,会被刘秋生朴素的叙述所打动。”这是熊召政为《江汉儿女》一书作序中的话。 人生不朽是文章。我们期待在警营成长、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的作家刘秋生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奉献给社会!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论坛说明: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自主发表并上传,所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及后果,均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客服电话:0728-3319567

小黑屋|Archiver| ( 鄂ICP备12003601号-5 ) 鄂公网安备42900402000130

Powered by 湖北新领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湖北为维律师事务所 冯兵律师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