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国际国内严峻的经济形势,西流河镇抓住沿海产业向内地加速转移的机遇,一方面主动出击建产业集聚平台,招引项目;另一方面出台多种扶持政策,帮助本地企业共克时艰,力求在“筑巢”和“养鸟”中创新发展新思维。 近一段时间来,位于西流河镇河口的弘博机械厂一直在加班加点赶订单,这家原本以生产汽车配件为主的企业,在国家扩大内需出台的加大铁路建设和桥梁建设的政策背景下,大胆创新、危中求变、逆势扩规,投资100多万元,拆掉原有的废旧厂房和仓库,新建了标准化的车间,专为铁路、桥梁建设配套生产零部件。企业负责人介绍,主导产业的转变,除了对于国家政策的准确判断外,更重要的是镇委、镇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扶持企业转型的优惠政策。 据了解,西流河镇为了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应对金融危机,连续三年成功组织举办银行、企业联谊会,为西流河大小企业共融资近亿元。今年,该镇又作出承诺,将镇里骨干企业税收增长部分的地方分成全额返给企业,以支持企业发展壮大,给企业老板提振信心。 正是有了镇委、镇政府“养鸟”的政策措施作后盾,以机械、玻璃、服装三大产业为主导的西流河企业掀起了一股扩规生产、转型升级的热潮,文昌玻璃厂抓住雪花啤酒厂啤酒瓶短缺的商机,主动寻求合作,转型生产啤酒用瓶。万维汽车底盘件厂在原厂区附近新征了生产用地,新上生产线。凯王制衣积极从代工向自创品牌转变,现正申报国家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并与国际上的知名服装品牌乔丹运动服合作,走精品之路。 今年元至五月,西流河镇实现工业增加值10435万元,同比增幅16.7%,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8768万元,同比增幅18.6%;全镇工业用电量356万千瓦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用电量124万千瓦时,同比增幅3.6%。“养鸟”措施初见成效。 但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光靠现有的企业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创造条件加大招商引资,招引和孵化更多的“鸟”。面对发展平台的缺乏,西流河镇首先做起了“筑巢”工作。用该镇负责人的话说,只要“巢”有了,“鸟”来后才会落户安家。因此,该镇充分利用洪道的优势,于上月底全面启动了化工园区建设,力求为了“孵鸟”、“养鸟”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目前,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展开,其中道路建设将在8月底完工。 在“筑巢”加快进行的同时,西流河镇“引鸟”和“孵鸟”的工作一刻也没放松。今年,镇委、镇政府举办镇企联谊会,了解企业信息。特别是4月份,该镇利用清明节在外游子回乡的机会,成功筹办了清明联谊会活动,与武汉、深圳等部分化工企业业主取得了联系,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招商信息。目前,该镇正对获得的招商信息进行联系接触,并与部分企业达成了初步意向。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鄂ICP备12003601号-5 ) 鄂公网安备42900402000130
Powered by 湖北新领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湖北为维律师事务所 冯兵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