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户菖蒲门首黄,楚风干代感荣光。诚祈祖国多强本,祝愿中华扬蕙芳…”这是一位台湾耄耋老人唐祝三回乡捐资助学时写下的七律。如雪的白发,不变的乡音,炽烈的乡情,这是记者日前采访老人时的印象。 唐祝三今年85岁,通海口人,曾参加抗日战争,戎马倥偬。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老人到了台湾,曾任《中华时报》记者。半个多世纪里,从青丝到白头,他始终情系家乡,现是沔阳旅台同乡会常务理事。 “离开家乡的时间越长,那份思念之情就越浓厚。”唐老说,总希望为家乡的发展尽力。他资助过我市多所高中的贫困学子,却不求任何回报,“强国胜在教育,我希望能尽自己绵薄之力,激励家乡学子刻苦求学,帮助学生克服家庭困难顺利完成学业,促进家乡的发展。” 这10年来,他和沔阳旅台同乡会的会员们一起,在仙桃八中等学校发放助学金,帮助许多的寒门学子完成学业。每一年,他们资助25个贫困学生,每人1000元,资助总额达到30万元。今年,他们来到沔城高中发放助学金,整个会场千名师生起立鼓掌欢迎台胞的到来。 “在外游子的那份思念之苦,常人难以体会。”唐老说,每逢节假日,他们白头聚首时,常常抱在一起失声痛哭。有一次,唐老在香港登上了九龙山上的“望乡台”,远远眺望大陆,“我多么希望望到祖国,望到亲人,可是只看到了广东边境。”唐老热切盼望两岸和平统一,今年3月,马英九在总统府设宴,会见沔阳同乡会8名会员,唐老是其中之一。 “这次回来,感觉家乡又变美了,变繁华了,我们为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感到高兴。”采访结束时,唐老借助本报吐露心声,“亲爱的乡亲父老们,我离开家乡已经很久了。无时无刻,我都不在想念着你们。无论我走到哪里,我永远记得我是炎黄子孙,根在故里。在此,祝愿家乡的明天更美好。”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鄂ICP备12003601号-5 ) 鄂公网安备42900402000130
Powered by 湖北新领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湖北为维律师事务所 冯兵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