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搜索
江汉热线 江汉热线 聚焦江汉 查看内容

以科技创新赢得“话语权”——彭场无纺布产业升级的实践与探索

2010-6-14 08:15| 发布者: 陌上花| 查看: 486| 评论: 0|原作者: 尹立群

  “托在一块布上”的彭场,在经历了金融危机的考验后,创造了新的业绩:今年1至4月,无纺布产业实现总产值21亿多元,同比增长43%;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税收同比增长52%,出口同比增长46%。
  面对这份成绩单,彭场镇党委书记胡先平却很清醒,“效益源自创新,唯有创新,才能赢得市场话语权。”
  后危机时代,彭场迎来新的挑战。
摸准市场“风向标”
  “客户需求、订单要求就是企业发展的‘风向标’”。新发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付立新一语点出企业升级的动力,“订单来了,企业不发展不行,企业是被形势、订单逼着发展。”
  原本,新发的工业技术产品出口占80%。金融危机袭来,公司订单一落千丈,2009年10月突然减少了三分之一,两个月后又减少了三分之二。
  “现在一天走8个柜,产品100%出口。”付立新的话语里透着难以察觉的得意。他说,金融危机和甲流给彭场无纺布带来了一次跃升的机遇,推动企业由生产工业技术产品向生产医疗技术产品转变。
  产品上档升级推动产业链的延伸。几年前,6个厂为新发供布,生产线都喊“饿”,总是等布开工。其中最远的一个厂在大连,一个月运来300吨布,而冬天常常运不过来。同时,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只能下决心自己生产无纺布。”付立新说。从2004年至今,新发公司已拥有11条无纺布生产线,年产无纺布2万吨,其中八成产品满足公司自己生产。2009年,公司产销规模居全国“老三”。
  新发的跃升之路是彭场无纺布企业集体转型的缩影。目前,当地无纺布产业实现了“双转变”,即外贸出口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产业集群的链条由低端向中高档发展的转变。企业生产的手术衣、隔离服、防护服等医用型中高档产品占比达60%,有的企业占比高达80--90%。
  通过近2年的发展,彭场现有无纺布生产企业8家,生产线达到32条,其中SMMS生产线1条,SMS生产线6条,年生产能力达11万吨,无纺布自给率达到60%,不仅在无纺布原料市场取得了话语权,还增添了成本控制因素。
新科技拉动产业升级
  “视野不开阔。”这是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秘书长李陵申给彭场无纺布企业的点评。5月下旬,他专程前来仙桃调研了彭场无纺布产业集群发展状况。
  调研中,李陵申直陈彭场无纺布产业的“短板”。他认为,彭场无纺布企业仅仅满足于为国外客商进行“来样加工”,获取简单的加工增值服务利润,既不舍得在新产品研发上加大投入,也不注重挖掘国内市场潜力。“国外商家将中国当作最大市场,国内企业却忽略了身边的宝藏。”
  “发展战略决定企业命运。”他对此表示担心。他说,产业用纺织品是在现代工业技术发展背景和需求下而兴起的新材料产业,这也决定了该行业唯有坚持不断创新,来提升产品的适用性和竞争力,满足不同工业领域对产业用纺织品多元化、高性能的市场需求。
  他希望仙桃企业摒弃“小富即安”,加强与科研单位合作,不断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订单多时抢工人,订单少时拼价格。”胡先平也坦言,“彭场无纺布到了急需转型升级的时期。”
  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走在这条独木桥上。嘉华纺织就是一例。
  作为仙桃为数不多的无纺布原料生产企业,嘉华一直产销两旺,利润可观,但公司老总邓连华瞧准了高档无纺布制品的市场潜力。
  2009年,嘉华在彭场挖沟村征地200亩,投资1亿元,新建SMMS纺粘熔喷复合无纺布生产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产SMMS无纺布13000吨的能力。
  嘉华还“大手笔”从德国引进生产设备,目前正在安装调试,即将试生产。“产品将主要用于生产婴儿纸尿布及高档医疗防护服。”邓连华介绍。他还透露,尽管还没有投产,但早有精明客户先下“订单”。
  事实说明,谁思想更解放,谁更有忧患意识,谁更早调整和加速转型,谁就能够从容应对市场变幻,走的更远、更坚实。
以创新补齐“短板”
  早在2004年3月,彭场就成立了无纺布生产力促进中心。次年,该中心被湖北省科技厅认定为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是当时全国仅有的三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纺织公共服务平台之一。
  几年来,该中心制订了10多种系列、100多类无纺布制品的质量标准,在培训员工、产品检测上为企业提供了良好服务,但在科研上尚薄弱。
  “医疗卫生用纺织品和交通运输用纺织品是产业用纺织品的重点发展领域。”据李陵申介绍,“十二五”期间,“打造产需衔接良好的产业链”和“扩大产业用纺织品应用”是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发展的核心。
  他说,目前,国家大力提倡绿色环保、低碳生活,再生资源的利用,并出台了纺织工业调整与振兴规划等向好政策。医用无纺布和卫生产品,许多领域有待进一步开发,市场孕育着巨大的潜力和商机。
  “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利润才会越来越高。彭场无纺布企业既要有走出去的魄力,也要有引进来的智慧。”李陵申说,企业必须注重研发,重视品牌,质量、创新、快速反应是企业应对市场的基本功。
  李陵申表示,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将联合相关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在彭场设立研发中心,进行专业培训,扶持一部分重点企业尽快壮大,形成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同时,筹备专业论坛和产需衔接交流会。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论坛说明: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自主发表并上传,所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及后果,均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客服电话:0728-3319567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鄂ICP备12003601号-5 ) 鄂公网安备42900402000130

Powered by 湖北新领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湖北为维律师事务所 冯兵律师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