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搜索
江汉热线 江汉热线 聚焦江汉 查看内容

把泥鳅做成黄金产业

2010-6-18 08:23| 发布者: 陌上花| 查看: 741| 评论: 0|原作者: 尹玲玲

  “泥鳅的人工繁育养殖技术已经成熟,到了把小泥鳅产业做大的时候了!”湖北海泽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龙善飞告诉记者。这些天,到公司泥鳅培育示范基地参观、学习的养殖户每天都有好几拨。
  泥鳅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素有“水中人参”的美称。然而,泥鳅养殖所需的苗种主要靠沿海引进或自然繁殖,而且苗种成活率低、价格高,专业养殖不划算。彭场镇农民赵德山,用10年时间潜心泥鳅人工繁殖技术,攻克了泥鳅繁育、养殖等技术难关。
  6月12日,记者走进孵化车间就如走进实验室,但见试管、注射器等工具摆得整整齐齐,桌上还有一袋高钙奶粉。“泥鳅的繁育条件很严格,水的PH值对苗种的成活率影响很大。这些奶粉则是给泥鳅苗的食物,能让他们快速长大。”赵德山介绍。如今,他的泥鳅繁育养殖场有效地集成了优选品种、科学使用催产素、流水孵化、全天然饵料等泥鳅繁殖技术,苗种成活率大大提高,每天的种苗产量可达500万尾左右。
  在泥鳅示范基地,记者遇到了干河办事处的养殖户毛加荣。他有10亩养殖面积,一直以养鸭为主。“泥鳅的养殖效益高,如果能套养,收益肯定不错。”毛加荣通过网上查询,找到了这儿。海泽公司给他推荐了“鸭-竹叶菜-泥鳅”立体养殖模式:在原来的池子水面种上竹叶菜,再加入泥鳅苗,竹叶菜既可以卖钱,也可以改善水质,提供泥鳅生长所需要的环境;而鸭粪经过发酵,也可以为泥鳅提供食物。
  “前期准备工作都做好了,这次是来进水花苗。进200万的苗子,十天左右可以长到牙签那么长,然后转入大池养殖。”毛加荣说,“技术方面也不用担心,除了来这里‘取经’,老赵也会去现场指导。”这种模式既经济又环保,连天门等周边的养殖户都被吸引过来了。
  除了这种模式,海泽公司还跟市农鑫水产合作社建立了合作关系,推出了“藕带—泥鳅”养殖模式。“从现在的试验结果来看,效果很不错。”龙善飞说,“泥鳅养殖技术已经成熟,市场也很大,现在的重点就是把这些技术推广开,带领更多养殖户发家致富!”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论坛说明: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自主发表并上传,所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及后果,均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客服电话:0728-3319567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鄂ICP备12003601号-5 ) 鄂公网安备42900402000130

Powered by 湖北新领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湖北为维律师事务所 冯兵律师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