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搜索
江汉热线 江汉热线 天下热点 查看内容

高中生作文抨击教育弊端被停课 回家写批判小说

2010-7-5 10:44| 发布者: 陌上花| 查看: 534| 评论: 0|原作者: 史强

老师:李红豪“很叛逆”
今年2月3日下午,记者曾就此事采访杨卫平,杨称,校方从未停过李红豪的课,让李红豪回家反思是一种冷处理方法。
班主任胡立松承认:确实说过让李红豪转学或者换班的话。因为,当时他和李红豪辩论起来了,由于没能说服李红豪,便一气之下,让李红豪先反思,没有反思好就不能回教室上课。胡老师强调:“以前也是很多次这样批评李红豪的”。
受访的老师和同学对李红豪的评价有一点很一致,就是他“很叛逆”。
胡立松说,他平时和李红豪相处得也不错,两人经常为一个观点激辩不休。“他并不反对学校的某一个人,也不反对班级,而是对教育中一些东西不满。”
胡立松评价,李红豪的思想很有特点,与学校正统教育思想格格不入。他认为,作文事件只是个导火索,“即使没有这篇作文,也有可能被处罚。”
校长:工作需更加细致
3月24日,华师一附中校长张真在接受采访时认为,李红豪的作文有些语句过激,只看到支流,没有看到主流,对教育制度及社会制度是全盘否定的。
张校长表示,学校欢迎李红豪有自己的独立思想,但他过多看到了阴暗面,不仅对于教育制度,而且对于社会制度持全盘否定态度,这实际上已经是个政治问题,学校的态度是“既承认问题,同时又不成人化”。
她认为,学校是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放在首位,班主任也有批评教育学生的权力,“班主任如果看到了这样的作文无动于衷,那就是失职。”
就此事件中校方的处理方式,张校长承认:“工作还需要更细致一些”,她表示,随时欢迎李红豪回校上课。
学生:学校“有点过分”
同学王明(化名)认为:学校让李红豪回家“反省”,其实就是变相停课,做法很过分,“同学们都希望这事能有个明确的说法”。
同学李翠(化名)和吴磊(化名)都认为:李红豪的思想确实一贯比较“反叛”,但并未对同学和学校造成什么危害,闹成现在这样,固然有李本人的原因,但老师的做法太强势,有点过分,“学校应该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声音”。
家长:学校做法不够大气
李红豪的父母是铁路系统职工。“作文门”发生的当天,妈妈楚爱芝就接到了儿子的短信,虽然大吃一惊,但她还是希望儿子能重新上课,但她无法说服儿子。
对于孩子被要求回家反思,楚爱芝表示不好指责哪一方,只能说是观念上的分歧。但她认为,孩子的想法即使再荒谬,老师和学生可以沟通,学校这样做,“显得不够大气”。
得知儿子写书的计划后,她选择了支持,并拿出3万余元,促成了《逃花园记》的问世,但这本书她一直没有看过。
《草见人命》是篇什么样的作文
《草见人命》究竟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经记者再三要求,校方出示了李红豪当天的答题卡。
这张答题卡除了作文,其他部分都是空白。阅卷老师给出的作文评分为25分(总分为60分),同时,阅卷老师在很多地方用红笔打了波浪线,批了4 个大字:“自毁前程”。
细读这篇作文,记者首先得出的一个直观印象是,李红豪知识面很广,涉猎过不少文史典籍。在这篇1100字的考试作文里,他引经据典,涉及到的典籍和人物包括《左传》、司马光、鲁迅、卢梭、罗素、古德里安、黑格尔、马基雅维里。其次,他的文笔犀利流畅,有较扎实的文字功底。当然,最突出的印象还是其思想观点,他旁证博引,大到文化传统、教育体制,小到课程改革、读书考试,都成了他的议论素材,显得很尖锐、很前卫、很另类,甚至个别段落流落出的想法颇为偏执,与主流思想背道而驰,这也是老师要求他进行反思的根本原因。

不过,李红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文中的一些语句只是泛指历史,但并非刻意针对时下。
编后:李红豪肯定不是一个“听话的学生”。可以想象,这个思想活跃激进、行为倔强不羁的男孩子一定曾让老师们伤透了脑筋;可以推定,老师当时的一句“不许回教室上课”,极有可能不过是气急之下的冲动之语。但是,“另类白卷”事件却是实实在在地在一所名校发生了。其实,李红豪和老师、学校之间的这场恩恩怨怨,折射出的是培养与成长之间的矛盾冲突。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那些聪颖、敏感却又不乏自负、反叛,甚至常有惊世骇俗之举的“李红豪”们呢?欢迎读者就此发表看法。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论坛说明: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自主发表并上传,所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及后果,均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客服电话:0728-3319567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鄂ICP备12003601号-5 ) 鄂公网安备42900402000130

Powered by 湖北新领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湖北为维律师事务所 冯兵律师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