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至14日,市级机关千名干部“一线顶岗、酷暑体验”。虽然只有3天,每个人也只顶岗3小时,但正如顶岗3小时环卫工的罗祖斌所说:“真的是触动非常大。”这三天,这三小时,他们都收获了些什么? “自己来体验了,才真的了解环卫工,理解环卫工,也反思大家的素质。”市农委办公室干部罗祖斌说,他自己也在想,如果每当随手扔垃圾的时候,都把自己假想成一名环卫工,这垃圾是否还随手扔得出去。 “真的,3个小时的太阳没有白晒。”市农委干部秦大海的话,很有代表性。 好多干部主动要求顶岗位 官方提供的数据显示,32个集中参加“一线顶岗、酷暑体验”的市级部门,在3天时间里有1509名机关干部到一线顶岗。这个数字跟之前所预想的“千名”,整整多出了509名。 市农委畜牧处处长吕祖德告诉记者,接到通知后,市农委机关很多不在“要求参加”之列的干部,主动提出来到一线顶岗体验。13日,市城乡建委建管处处长余晓斌也说,机关里不少干部都是主动要求走出空调房,到建筑工地和工人们一起劳动。 一些不在这次活动要求之列的单位,也主动“搭车”深入一线进行酷暑顶岗体验。还有一些区级机关,也成为“一线顶岗、酷暑体验”实践锻炼活动的“编外”参与单位。 数据和事实,很直接地透露出一个信息:这次的顶岗体验,从“要我体验”转变成了“我要体验”。 通过顶岗想到很多问题 他们来了,能帮我们多少忙?这个问题,是民心佳园公租房工地农民工乔正朝最初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的。 工友们都叫他“老乔”,不到50岁,看上去却像近60岁的人。 “他们最多可以帮忙搬点砖,其他的插不上手。”老乔最初固执地认为,市城乡建委那些年轻的机关干部,就是过来“新鲜”一次。 后来,老乔说他想得简单了。“天气热,活路又重,看他们做活路的样子,确实也不像走过场的。” 董勇,市城乡建委勘察设计处处长,也是顶岗体验参与者之一。他说的一番话,老乔自然并不知道:“我们不只是来体验工人们有多苦、多累,这些情况我们平时都知道。这次来,主要是了解问题,并思考今后如何解决问题。比如说了解质量出问题的原因,野蛮施工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前预防。” 13日上午11点,当天的顶岗体验收工。但这事儿还不能就此了结。市城乡建委建管处处长余晓斌没忘再次叮嘱大家:“回去后大家总结一下体验的感受、收获,这个对今后的工作是有好处的。”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当然好哦。”老乔半信半疑,但语气里透出的是发自内心的希望。 我们住的房子谁修的?上班堵车面临迟到的时候是谁到现场疏导?这个城市的洁净是怎么来的?……一大堆平时被忽略的问题,都在顶岗体验中从每个人的头脑里冒了出来。 “真的,3个小时的太阳没有白晒。”市农委机关干部秦大海说。 体验人: 1509名机关干部 体验工作: 清洁工 交巡警 建筑工人等 坐在办公室,吹着空调喝头茶,不去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怎么能够去解决好基层存在的各种问题?通过三个小时的顶岗体验,机关干部们亲身参与到基层人员的工作中,还真发现了他们平时所不了解的一些东西。 体验人: 市市政委袁洪涛 体验工作: 扫大街 清洁工的扫把头 改成扁的更好用 “这些干部来扫大街,我看是做做样子罢了,他们又不可能天天来扫。”市儿童医院外,一位吃早餐的居民,看到一些没有穿环卫衣服的人,拿着新扫把扫大街,相当的不满意。 “有市民说你们来扫大街是作秀,你怎么看?”记者问市市政委市容环境处处长袁洪涛,他是8月12日市市政委干部清扫中山二路的负责人。 “我们当然不可能天天来扫大街,但是今天来扫一下大街,就能发现问题,今后我们对环卫工清扫大街这件事,会因地制宜地找到一些新的做法。”袁洪涛说,“我今天就发现,专门为我们这些干部准备的长柄夹钳,其实并不实用,其实扫把的长柄,有时候比夹钳好用,把扫把倒过来,柄可以掏出地砖缝隙的烟头。” 袁洪涛的话,得到了清洁工谭丙玉的赞同,“的确是这样,那些花台里面的垃圾,也是用扫把的把子掏出来的。” “我觉得这个扫把把子的头,今后要改良一下,要从圆头变为扁头,这样环卫工使用起来才更顺手。”袁洪涛说。 体验人:市农委罗祖斌 体验工作:捡烟头 采访中,记者听到最多的,不是“热”、“累”、“苦”这些词,而是“理解”、“换位”、“尊重”之类的词汇。 13日早上7:30,市农委特色经济作物发展处的谢宇,就随着交巡警一起上路维持交通秩序了。和她一样在交巡警平台顶岗体验的,还有另外9名同事。 感受各有不同,但有一点谢宇和同事们是一致的,就是冒着高温顶着烈日“站马路”,切实理解了交巡警严格执法的苦心。如果没有交巡警维持交通秩序,马路上乱成一锅粥,大家都成为受害者。 距谢宇顶岗体验的交巡警平台不到100米,就是市农委办公室罗祖斌当清洁工的地方。虽然才干了一个小时,罗祖斌已感慨颇多:“说清洁工是城市的美容师,一点都不过分,真的要感谢他们给城市带来的洁净。” 罗祖斌是实实在在的有感而发:他刚把面前的烟头捡起来,身后又有人随手把烟头扔在了地上。“如果大家都来体验,就会更多地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像随地吐痰要罚款之类的问题,就很好理解了。” “再比如换位思考,这也是这次顶岗体验的收获。如果我们想随手扔掉手头的矿泉水瓶、烟头这些的时候,假想自己就是名环卫工,我估计就扔不出去了。”罗祖斌说。 同样在环卫工岗位上顶岗体验的市发改委干部刘盛举,在捡了200多个被随手扔在地上的烟头后,也从内心理解了环卫工。 “体验了,才能想群众所想,思群众所思,制定政策、解决问题也才更贴近群众的实际,贴近他们的真实诉求。”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陈文权教授说的这句话,道出了顶岗体验的市级机关干部的心里话。 体验人:市教委干部 体验工作:环卫工等 本月12日至14日,市教委机关22名后备年轻干部走出办公室参与市交巡警平台执勤、市环卫清扫、市路政设施建设一线顶岗体验。 “同志们都很高兴参与这次‘一线顶岗’体验,这大大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热情。”市教委机关党群办公室主任张大庆昨日告诉记者,回岗后大家还津津乐道这次难得的体验经历。 市教委机关平日里工作基本上在办公室完成,“我们下一线基层主要是去学校,跟一线城市建设者和服务者打交道的机会不多。”张大庆说,在“一线顶岗”期间机关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跟大伙聊起了大家关心的一些教育问题,比如农民工子女入学政策、贫困学生减免政策、中高考加分政策。同时也收集了一些群众对教育的建议和看法。“回来的同志都说自己长了见识!” 体验人:江北区委组织部王浩然 体验工作:交巡警 都说轿车是铁包肉,摩托车是肉包铁。这次去交巡警洋河平台顶班,搭乘交巡警摩托巡逻,江北区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王浩然印象深刻。 王浩然坐在摩托车的后座上,到洋河片区一带巡逻。他多次想提醒警察稍微慢一点,但看着他娴熟地操控着,他想还是不说话,以免影响驾驶。 不过,在小巷旁,路口偶尔有汽车突然驶出来,或后面有车突然面道,感觉上有些危险。 王浩然说,他认为坐摩托车危险。“警察开的摩托,也不例外。”带他巡逻的交巡警说,开着摩托车巡逻出警,天天都有。警用摩托也出过车祸,比如说被车撞倒,路滑时车辆滑摔。 因为骑摩托久了,也经常有民警脚被摩托烟筒烫伤。 “他都30年警龄了,让人敬佩。”王浩然说。 体验人:市发改委丁地 体验工作:交巡警 12日上午,市发改委投资处处长丁地没去办公室上班,而是到了解放碑交巡警平台穿起交巡警的反光背心,“一线顶岗”3个小时。 “上午7点半到中午12点,下午4点到晚上7点半,就你们两人?”在临江门岗亭,丁地有点诧异,两名交巡警需要坚持这么久。 丁地在平台站了没多久,汗水就打湿了他的T恤。“确实需要换位。”丁地感受到了交巡警的辛苦,“温度每天都在上升,我们坐在办公室,真应该和一线的同志相互换位体验一下。” “自己工作有困难,到了交巡警平台,我们发现他们的工作困难更大。”丁地平时在办公室就能完成工作,有时也到区县去,直接在烈日下工作的经历还不多,“晓得别人工作的困难更大,才更能激发自己工作的动力。”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鄂ICP备12003601号-5 ) 鄂公网安备42900402000130
Powered by 湖北新领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湖北为维律师事务所 冯兵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