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记者走进汪场镇艾垸村,一片片金黄色的黄花菜映入眼帘,村民们正忙着采摘黄花菜。 “黄花菜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机械化种植和收获,必须赶在开花之前采摘,一旦开花就没有什么营养价值了。”种植黄花菜多年的艾垸村2组的村民欧阳旭一边采摘,一边说。 欧阳旭家不是村里的黄花菜种植大户,只种了3分田,“不要小看这3分田的黄花菜,去年为我们家增加了1100多元的纯收入呢,比种棉花划算多了。” “其实我们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种过黄花菜,我们家也种过,那时的黄花菜要在中午太阳正晒得热的时候采摘,累不说,价格也不是很好,慢慢的就没有人再种植了。2007年,我们村里统一从湖南引进新的黄花菜品种,也不用再在中午采摘,早上也可以采摘。黄花菜一次性种植后可采摘十年,投入成本低,采摘期一般是45天,采摘期时要集中投工,劳动强度比较大,但是经济效益很高。尽管采摘的时候很累,但经济效益高,所以大家又都开始种植了。”欧阳旭说。 “这段时间基本上看不到农户在家的,大部分都是在黄花菜田里忙着,现在黄花菜的价格一路飙升,大家都在争分夺秒地采摘黄花菜赚钱呢。”艾垸村党支部书记翁正安也种了4亩黄花菜,他仔细地算了一下账:“目前,黄花菜的市场收购价是每公斤4元(用硫磺熏的),如果是蒸出来的黄花菜就是每公斤20元。今年是我们村种植黄花菜的第三年,亩产黄花菜在400公斤左右,亩平纯收入达到了6500元左右,说它是‘发财菜’、‘致富菜’一点都不过。” 翁正安乐呵呵地说:“目前,我们村已将黄花菜发展到了400亩,正在向600亩迈进,我们村有620户,争取发展到一户一亩。”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鄂ICP备12003601号-5 ) 鄂公网安备42900402000130
Powered by 湖北新领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湖北为维律师事务所 冯兵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