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小龙虾导致数十名吃虾者“肌溶解”,媒体一报,顿时人心惶惶。尽管南京疾控中心出来表态,信誓旦旦地说这个病与“洗虾粉”没关系,是食客体质的问题。但是公众信么?除了对“砖家”的不屑,更多人直指小龙虾养殖用了杀虫剂“联苯菊酯”、加工过程肮脏、缺乏卫生标准等一系列问题,在网上呼吁像抵制“苏丹红鸭蛋”、“三鹿奶粉”一般抵制小龙虾。小龙虾突然之间就从餐桌上的美食变成了垃圾食品,俨然有人人喊打的趋势, 南京这个小龙虾事件未必真的是“洗虾粉”惹的祸,但是,当地疾控中心仅仅一天就站出来定性说“食客体质有问题”,未免太不照顾公众敏感的神经了,压根起不到辟谣的效果,反倒让群众对卫生部门、对小龙虾产生了严重的不信任。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我担心一个问题,湖北作为小龙虾生产销售消费的大省(去年产值接近40亿),面对气势汹汹的“不安全”质疑,其小龙虾产业会否遭到严重打击?要知道,湖北的小龙虾加工出口量连续五年全国第一,它也是潜江、仙桃等多个地市水产行业的支柱之一。虽说眼下秋天到了,小龙虾消费已经到了尾声,但是只要质疑还在,难保众多养殖户一年的投入打水漂、餐饮行业亏大本、地方水产受重创、出口外销受影响…… 这不是危言耸听,食品安全这个弦崩的非常紧,社会的神经也非常敏感,大家都怕“祸从口入”,无论是南京的龙虾事件,还是之前的圣元、三鹿、苏丹红……大伙儿都是宁可信其有。比如几年前的河北那闹心的“苏丹红鸭蛋”对湖北仙桃、洪湖、监利等地的皮咸蛋产销就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逼得湖北企业纷纷出来辟谣,尽管各方结果都证实湖北鸭蛋的质量远比河北的扎实,但是消费者不信、不买、不吃,后果严重。 所以,真心希望政府部门尽快发布权威可信的监测结果,澄清事实,彻查问题到底出在哪个环节,对违法者严惩不贷,给受害者还个公道,也给小龙虾还个公道,毕竟小龙虾产业牵扯多方民生,经不起折腾。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鄂ICP备12003601号-5 ) 鄂公网安备42900402000130
Powered by 湖北新领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湖北为维律师事务所 冯兵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