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晚,刘行春又一次站在领奖台上,他获得“感动仙桃十大道德模范”称号。20多年来,他抓获“盗、抢、扒”等各类违法犯罪人员2000余人,在与歹徒的无数次搏斗中,50多次负伤。这种勇气也带给他一项又一项荣誉:“省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奥运火炬手”……对此,刘行春却显得很平静,“获奖很开心,但最重要的是能够赢得别人的尊重,得到群众的认同。” 走到哪里,哪里就有安全 1988年7月,刘行春通过考试,成为干河办事处的一名治安员。此后的近二十年里,他用脚量遍了干河辖区的大街小巷,抓扒手,保平安,赢得了百姓的赞誉。两年前,他成为德政园社会安全保卫大队队长,继续奋战在反扒一线。 “业主卫士,神勇擒贼”,德政园值班室里的这块匾是刘行春反扒的见证。今年2月23日下午,刘行春在辖区内巡逻,走到干河路时,多年的反扒经验让他警觉起来。这里商铺林立,持续的阴雨天气,光线昏暗。直觉告诉他这里一定“有情况”,他在一个不引人注意的地方蹲守起来,两个小时过去了,一个鬼鬼祟祟的身影来到了一辆摩托车前。刘行春一看时机到了,他追了出去。追赶几百米后,终于将小偷制服。失主了解情况后十分感动,送来匾额,并竖起大拇指说:“有你就有安全的保障!” 反扒之路,永不停息 除了巡逻、值班,刘行春还于去年12月牵头组织了一个“反扒志愿者队”,将自己20多年来的反扒经验倾囊相授。短短几个月,已经有7名队员。刘行春告诉记者,因为工作的原因,近几年到大街小巷巡逻,实行街头反扒的机会少了,便索性成立一个反扒志愿者队,让更多有勇气的人加入进来。刘行春告诉记者。 刘行春向队员们传授了自己多年的反扒经验,教队员们如何识别小偷,如何追踪小偷,以及如何最有效地制服小偷。刘行春还利用业余时间与队员一起上街巡逻,现场检验学习效果。第一次行动,“反扒队”就大获全胜。他们在共青路菜场,将一正准备行窃的小偷抓了个正着,迎来周围群众的喝彩。 遇到挫折 更该勇敢地站出来 因为长期战斗在反扒第一线,与小偷搏斗中,刘行春留下了无数刀疤,牙齿也在追小偷的过程中缺落了一块。对此,他并不放在心上,“很多扒手随身携带凶器,受伤在所难免。抓的人多了,经验也就多了,现在想让我受伤可没那么容易。” 面对手持凶器的扒手和他们留下的恐吓,刘行春从来没有动摇过,他说,“俗话说,邪不压正,只要你不怕他,他就一定会怕你。而且我敢以命相搏,自然就能制服他们。” 与小偷、扒手搏命刘行春不害怕,有时群众的不理解却会让他难受。一次,刘行春与一名偷自行车的小偷搏斗,因小偷人高马大,刘行春一时不能制服他。情急中,他希望围观的人帮忙报警,结果却无人回应。“这样的情况偶尔会遇到,越是有这样的情况存在,就越需要有勇气的人站出来。这条路我会一直走下去。”刘行春坚定地说。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鄂ICP备12003601号-5 ) 鄂公网安备42900402000130
Powered by 湖北新领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湖北为维律师事务所 冯兵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