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两名女子收取考试答案费用 图为:宾馆内查获大量作弊器材 图为:眼镜女去银行存钱 楚天都市报讯 记者姬栋 佘影 实习生常妍铮 尚冰 昨日,全国经济师考试在各地同时开考,分上午和下午两场。武汉考点设在位于民院路的长江职业学院。 在这一国家级考试开考前,有读者向本报报料:考试期间,将有人用无线电台向考场内发送答案。昨日,洪山区关山派出所民警将作弊团伙的3名妇女抓获。该团伙头目吴某正在追抓中。 让人惊诧的是,这是在近3年时间里,本报记者第4次与同一作弊团伙“打交道”。 考试答案卖到2000多元 前晚,本报接到读者举报,全国经济师考试在即,作弊团伙惯犯吴某又开始活动。他提前在民院路一宾馆开好房间,准备考试期间向考场内传送答案,以此牟利。该举报者还称,吴某上次从派出所回来后,并未悔改,正准备重操旧业。 记者随即以考生名义与吴某取得联系。吴某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作弊设备免费,但要付300元押金,用完退还;答案的费用则见面另算。 按照应约地点,昨日一大早,记者来到长江职业学院附近的和天下大酒店3楼。吴某并未准时赴约,只在电话中称“现在很忙”。 上午10时30分,记者再次与吴某联系时,只听电话那头的环境十分嘈杂,不时传出“A、B”的报答案声。吴某只说了句“现在忙,中午见!”便匆忙挂了电话。 11时30分,上午考试结束,几十名考生来到和天下酒店3楼。记者现场询问了4名男子和2名女子,他们告诉记者,他们都是从吴某手里买答案,每人收费2000~2300元不等。他们已支付了1000元上午的费用,“上午的考试答案还比较准确,现在过来交下午考试答案的钱”。 收取答案费时警方赶到 不知出于何因,吴某并未在酒店露面。在电话中,他让记者和前来交钱的考生们集中到长江职院运动场的看台上等待。 记者到达看台时,已有10多人在此等候。约12时许,一名50岁上下的黑衣妇女和另一名看上去30岁出头的穿米色风衣女子来到这里,一群人都围了过来。他们每人向这两名女子交了1200元钱,作为下午考试答案的费用。 约20分钟后,一戴眼镜的女子匆匆赶来,先前两名女子从怀里掏出一沓沓钱塞进她的包里。眼镜女走到校外的建设银行柜台存钱。记者听到,银行工作人员告知,共存入29400元。 在此期间,记者与警方取得联系。洪山区关山派出所两位民警迅速赶到,将眼镜女当场抓获。 随后,两位民警来到校园,将仍在收钱的黑衣妇女和米色风衣女子逮个正着。紧接着,民警在和天下酒店9308室查获大量作弊器材。经查,该房系吴某所开。 记者与该团伙四次“交锋” 这已是本报记者第4次与以吴某为首的作弊团伙“打交道”。 2008年12月29日,在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前夕,吴某在洪山街道口珞南村原洪山区水产局宿舍里租用的住房内,长期制售考试作弊工具,并兜售各类考试答案。经读者举报,记者调查后,洪山珞南派出所将其抓获。 2010年9月11日至12日,2010年全国医师资格考试的日子,许多考生考前收到“作弊包过”短信。经记者暗访后,工商迅速出击,在硚口汉中路街端掉吴某作弊窝点,查获各种作弊设备数百件,并移交硚口警方处理。 2010年10月23日,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的第一天。在武汉长江职业学院考点旁,一个作弊公司隐藏在宾馆内,大肆售卖作弊设备,并通过隐形耳机提供答案。记者经过暗访后,向警方进行通报。民警迅速赶到,一举捣毁这个作弊窝点,现场抓获两名作弊公司的成员,一人是吴某,另一人则是昨日存款的眼镜女。 没想到,10余天后,也就是昨日的经济师资格考试日,本报记者第四次与该团伙“交锋”。 追问 作弊团伙何以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以吴某为首的作弊团伙三番两次犯案,为何屡屡逃脱制裁? 警方介绍,目前,我国法律还没有对制售作弊器材、出售考试答案等行为有明确规定,警方暂时找不到适用的法律条文,所以一般给予治安拘留、没收非法器材的处理。这在客观上让吴某等人得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目前,各种各样的全国性大型考试、认证考试很多。湖北首义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国宏认为,考试作弊已严重影响考试公平,对于利用作弊牟取不当利益者应该严惩。 李国宏认为,国家级考试试卷属国家秘密,对于在外面做试卷、传答案的人员,可建议其所在单位对其行政处分或根据治安管理法相关规定处罚。如果是团伙作弊以此牟利,影响恶劣后果严重的,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82条追究其刑事责任。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鄂ICP备12003601号-5 ) 鄂公网安备42900402000130
Powered by 湖北新领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湖北为维律师事务所 冯兵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