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两司机谢某、吕某借工作之便,窃取其他司机及车辆的信息后,制造假证,利用空车带货手段,从皮棉到钢材无所不骗,累计骗取100多万元。当两人正在家中做着发财梦时,被仙桃警方一举擒获。 案发:价值37万元的皮棉不知去向 2008年10月8日,仙桃某棉业公司委托一家托运公司将375包皮棉运往广东佛山。10月9日上午,托运部负责人袁某从武汉一货运公司调来一辆大货车,将价值37万元的皮棉装车运走。 10月10日下午5时,袁某打电话给货车司机想了解货运情况,发现对方手机关机。预感到情况不妙的袁某立即上网核对货运司机及车辆信息,发现司机“彭伟华”留下的所有证件复印件均系伪造。 价值37万元的货物就这样不知去向。“肯定被骗了”,心急如焚的袁某立即到市公安局刑警大队报案。 追踪:嫌疑车辆驶往湖南方向 接到报警后,市公安局刑警大队一中队立即组织专班展开调查。专班民警首先在武汉找到真实的彭伟华。 彭伟华也是一名货车司机,常年帮各地托运部运送货物。每承接一次业务,他都会按照行规向托运部提供身份证、行车证及车辆保险卡,并留下复印件。彭伟华表示,10月份他一直没有出去跑车,肯定是有人盗用他的信息后伪造证件实施诈骗。 民警随后通过调取高速公路录象资料,发现嫌疑人当日驾驶的货车从仙桃出发到达武汉后转上京珠高速,在新店下高速后,走107国道向湖南方向行驶。 途中,司机分别在武汉、新店更换过两次车牌,经过查证,车牌全系伪造套牌。 调查:全国范围内发生多起类似案件 经过调查,我市警方发现,2008年7月以来,武汉、广西柳州、南宁等地发生多起类似案件。 2008年5月,武汉吴家山某厂一车棉丝被骗,价值8万元。2008年9月,广西柳州20多吨钢材被骗,价值40余万元。2008年10月,武汉某托运部被骗走价值6万元的黄板纸…… 通过侦查,专班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多起案件的涉案车辆均到过湖南临湘,而且只要到达临湘就再也找不到车辆踪迹。 民警据此分析,湖南临湘可能就是犯罪嫌疑人的中转站。诈骗得手后,他们将货物在临湘短暂存放,联系上买主后再转卖外地。民警推测,犯罪嫌疑人可能就是湖南临湘人。 抓捕:牌桌上抓住嫌疑人 在湖南临湘警方的配合下,刑警对临湘货运市场和停车场所进行极为细致的调查。有人反映,货运司机的谢某和吕某今年跑了几趟车后,好象突然发了财。 调取谢某和吕某的身份证照片后,受害人袁某指认,谢某就是那天自称“彭伟华”的男子,吕某和他是搭班的司机。 锁定两名犯罪嫌疑人后,专班负责人李先武长舒了一口气:案件终于有了眉目,下面最重要就是怎么实施抓捕。 2月5日,市刑警一中队队长李先武带领专班民警叶西平、游昌洪等人第五次到湖南临湘。有线索反映,春节期间谢、吕二人都在家中过年。 次日上午,在湖南临湘建设南路,民警将正在亲戚家打牌的谢某抓获。随后,民警又马不停地赶往临湘市三江镇,将其同伙吕某抓获。 审讯:诈骗事实全部供出 在市公安局看守所内,谢、吕二人交代:2007年以来,他们在全国各地以类似手法作案8起,诈骗的货物涉及钢材、棉花、黄板纸等物品,非法牟利100多万元。 据了解,谢、吕二人都曾经干过货车司机,对货物托运流程十分熟悉。他们利用托运公司的疏忽,大量窃取司机及车辆的信息,然后用这些信息托人在广东伪造成套证件。 之后,他们向许多托运公司发布有空车带货的信息,只要货物一装上车,他们就会诈骗得手,一去不回。 警方提醒货运部门,交货装车前一定要认真辨别相关证件真假,存在疑问可以请专业部门帮助辨别,切不可凭经验办事,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鄂ICP备12003601号-5 ) 鄂公网安备42900402000130
Powered by 湖北新领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湖北为维律师事务所 冯兵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