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仙桃网(仙桃日报) 感言:让每个残疾孩子都能享受春风阳光,都能快乐成长。 这里生活着一群咿咿呀呀、以手代口的聋哑孩子和终日生活在黑暗世界里的盲童,他们是一群“受伤的天使”。 谁在用爱心为这些“受伤的天使”缝补翅膀?谁又在精心培育着这些迟开的祖国花朵,让他们拥有一颗绝不残缺的心灵?——是我们可爱可敬的特校教师。 李鹏只是他们中的一位。 “特殊教育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事业。也许我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他们,也无法体验到桃李满天下的欣慰,然而,我痴爱着自己的特殊教育事业……”李鹏说。 (一) 校园内模糊不清的吐字声吸引我们走进了语音课堂,“啊……咿……”在一声声有规律的单调发音中,李鹏的学生们开始了一天的特殊课程。 张大嘴、顶舌头、伸舌头、呼吸,这一切看起来像是孩子淘气时的动作,却是特校的学生们每天早上必做的有利于练习发音、吐字的别样“体操”。 “一名普通学前班聋儿一学期识字10个左右,为了让聋儿叫一声“妈妈“,老师要一千遍、一万遍地教……”李鹏告诉我们。 特校的孩子吃住都在学校,有的两三个月才回家一次,从吃饭到洗澡、洗衣,都需要老师的帮助。所以在特校,老师不仅仅“传道、授业、解惑”,还是孩子们的“眼睛”、“耳朵”,更是孩子们心灵的导师。 看到孩子们缺少生活用品了,李鹏主动帮孩子们买东西。助残日到了,他与学生一起走上舞台,自编自演,圆了孩子们的舞台梦。“六一”节到了,他自掏腰包给孩子们送上一份节日的礼物。几个离家很远的住校生想家了,他就将孩子们接到家里看电视,和他们一起做饭吃。学生刘星砚突发急病,他冲进学生寝室抱着学生就往医院跑。当时已是后半夜,马路上车的影子都看不到。为了不耽误孩子的病情,心急如焚的他只得抱起孩子朝医院的方向跑。跑了快一公里,到丝宝路时才拦到一辆的士将学生送到医院。医生说再晚来一会儿,孩子便危险了。李鹏虽然衣服已全被汗水浸湿,可他顾不上擦一把汗,一直守在病床前到天亮。 (二) 2001年,李鹏从湖北省特殊教育师范学校毕业后,就分到了市特校。9年过去了,28岁的李鹏把一腔热血都献给了他时刻牵挂的学生。 前年秋季学期,学校新招了一个智障班,年轻的李鹏接受挑战成为班主任兼语文老师。那是一个由12名中、重度智障孩子组成的班级,他们平均年龄13岁,却大都只有三四岁孩子的智力水平。 “第一天走进教室,孩子们有的哭,有的笑,有的上窜下跳,乱成一锅粥。想到今后要和这些孩子朝夕相处,我的失落感特别强。” 李鹏了解到,学生有的自闭,拒绝和外界交流;有的行为暴躁,发作起来歇斯底里;有的多动,难以自抑;有的脑瘫,走路都有困难…… 最初的几天,稍不留神,有学生就会偷偷地跑出去,在操场上手舞足蹈,任李鹏在身后追喊,他们也视而不见;有的会突然掀翻桌子,对着老师和同学大吼大叫;有的会屎尿一身,搞得教室一片狼籍…… “虽然之前已经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是却没想到难度这么大!”李鹏说。上课时,每过四、五分钟,就要整顿一下学习纪律,教学生认字时,有的孩子根本不跟着读,有的根本读不出声音。写字的时候就更难了,一个简单的“一”字,李鹏手握着手一个一个的教,20天后,大部分孩子都会了,但一个叫熊宽的孩子却怎么也教不会。手把手地用笔在本子上写,不行;手握着手在桌子上写,还是不行。但李鹏没有放弃,他握着熊宽的手每天不厌其烦地教,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个月的努力,熊宽终于写出了歪歪扭扭的“一”字。 “爱心、耐心、诚心”是特校教师们对学生们一直坚持的教风,李鹏常说:“只要老师们多有点耐心,就能让孩子们灰色的天空多一抹亮色。” (三) 每个残疾学生的过去都有一段让人流泪的不幸,给予同情、怜悯乃至帮助,一般人是很容易做到的。但特校教师必须把同情和怜悯升华为欣赏,努力寻找出孩子们的优点,不断地鼓励他们,让他们自信、自强、自立。 “除了爱,我还要教会这些孩子做人的行为规范,提高他们日常劳动的能力,把这些学生培养成在社会中受到尊重的人,而这种尊重不是怜悯!”李鹏说。 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特校语文教学的特点,李鹏用九年的时间尝试了特校低、中、高年段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他一直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努力构建着充满活力的课堂、和谐的课堂,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同学们开始爱上了语文,爱上了写作。正是在这种热爱的基础上,他所带学生的习作多次在《仙桃日报》、《仙桃教育》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其所带班学生的成绩一直在片区名列前茅,2007、2008年统考更是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教学相长,教研共进。九年来,李鹏执教的公开课曾获荆沙片区一等奖,他撰写的十多篇论文在《现代特殊教育》、《特教天地》等国家级、省级专业刊物上发表,近二十篇论文在国家级、省市级论文大赛中获奖。因教学教研工作突出,2007年他被省特教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会授予“学科带头人”。 寒来暑往,李鹏用心中无限的爱串联起了与学生之间的亲情,无声世界里的学生,也时时刻刻感受到了李鹏的关爱,正如阳光照耀大地的时候,大地上每一朵花的花瓣都会感受到最温暖的触摸。 点评:付出不图回报,奉献不计得失。无声的世界里,他把爱融入对生命个体的的尊重,让残疾孩子拥抱坚强,奔向希望。他让爱的“语言”力透纸背,连起了残疾孩子的亲情、友情、师生情。但见庭前朝阳升,无怨无悔是李鹏。 (程丽萍)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鄂ICP备12003601号-5 ) 鄂公网安备42900402000130
Powered by 湖北新领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湖北为维律师事务所 冯兵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