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图 CFP图 楚天都市报讯 央行11月19日晚宣布上调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此举为央行10天内第二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央行表示此次调整将于11月29日起生效。 央行在公告中表示,此次调整为加强流动性管理,适度调控货币信贷投放。本次上调之后,相关银行准备金率达到18.5%。 此次为年内第五次上调,时隔上一次不足10天。此次上调后,一般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将达到18%,而此前被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6家银行则提高至18.5%。而18%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超过了历史最高点。市场人士称,如此高频动用货币政策工具在历史上并不多见。可见,管理层对于控制通胀的决心十分坚决。 据网易财经计算,以10月末我国人民币存款余额70.28万亿元为基础,此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个百分点,将直接冻资超过3500亿元。 解读1 继续上调的空间没有限制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评价称,目前出现的通货膨胀与货币偏多、流动性富裕相关,此举将对收紧流动性起到积极作用。 这种数量化工具是否会受到上限限制? 郭田勇称,数量化工具,没有理论上的上调限制。“墨西哥发生通货膨胀时,曾将存款准备金上调至33%。”郭田勇说,央行的调控目的,有助于其实现将全年新增贷款控制在7.5万亿内。 和讯 意义: 连调预示未来紧缩步伐将加快 大成基金对此表示,准备金率连调预示未来紧缩步伐将加快。第一,央行此次继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较为符合预期,主要是针对目前银行流动性充裕、“热钱”过多采取的措施。第二,目前通胀的压力仍然是市场最关注的因素,从已有数据分析,通胀月环比增长率会达到7%,这在历史上也是较为罕见的水平。 大成基金认为,此次存款准备金率继续上调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银行信贷增量,对实体经济也有一定冲击,经济或会略有降温。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通胀继续维持高位,未来紧缩的步伐会加快。 由于市场对政策趋紧已经有一定的预期,所以短期资本市场还是以震荡为主,不会因为此消息有过于明显的跌幅。但是,政策的变化可能会使部分行业出现调整,投资应注意选择景气周期向上的行业,拿住稳定增长类的公司。 货币政策呈现新动向 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就此表示,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只是货币政策转向中的一个步骤,年底前加息的可能性依然很大。 华生称,这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只是转向中的一个步骤。华生认为,上调准备金率次数多而加息次数少,说明央行对加息还是有一定忌惮的,因为加息的影响更广泛,会影响到按揭贷款以及诸多方面。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只是锁定流通中的货币,对经济的震动更小。 解读 2 年内加息可能性并未减小 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央行虽然已经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但不意味着调整已经到位。他预测认为,至少还需要调整1-2次存款准备金率。同时,“年内加息的可能性并不会因此而减小。” 鲁政委认为,调整流动性是控制物价必须的措施,但是此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不会对CPI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新浪财经 分析 为何上调准备金率而不加息 经过相关的梳理后,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而不选择加息的举措,可能是基于以下6个方面的因素: 1.负利率问题受到热钱流入的干扰,连续加息会增加农产品风险。 在人民币升值的过程中,美日突然采取了新一轮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此时再度加息,会激发热钱大量的流入,从而进一步增强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另外加息会增加企业融资成本,企业的盈利能力会受到很大影响。 2.流动性泛滥严重,数量紧缩政策今后还是主旋律。近期物价上涨主要来自于农产品和大宗商品市场,国家已经采取了一些通胀防范措施。但是,流动性泛滥问题依然严重。鉴于此,迅速回笼资金也是央行迫在眉睫的任务。 3.收紧银根是为了对冲美日等国超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 4.上调准备金率是为了缓解贸易顺差所带来的外汇占款压力。不管怎样,外汇进来的越多,人民币相应投放的规模就越大,这样就进一步激化了我国通胀的压力。 5.因为贷款受控制,故加息只会增加银行成本。 6.紧缩货币政策是为了缓解近期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压力。对升值压力,通过间接控制热钱流入和收紧银根的手段来加以缓解。 总之,货币政策一方面要通过利率和汇率的价格信号手段,疏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部门;另一方面,通过数量调控的手段来控制热钱的流入和闲置资金进入虚拟经济部门或把实体经济部门“虚拟化”的投机行为(热炒农产品价格等),从而防止通胀和资产泡沫的问题进一步恶化。 经济参考报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鄂ICP备12003601号-5 ) 鄂公网安备42900402000130
Powered by 湖北新领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湖北为维律师事务所 冯兵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