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厢、移栽、浇水,11月23日,陈场镇沙岭村2组,村民陈辉云、张德银正抢抓天气晴好时机,在田间忙着种土豆、栽洋葱苗。 老支书费克峰介绍说,今年的土豆、洋葱种植面积比去年扩大了不少。去年一部分村民先试先种,尝到收获甜头。今年4月,村里适时组织50多名村民到外地参观,5月洋葱收获季节,再请专家开展技术讲座,群众自觉自愿地调整了种植品种。 技术不愁、种子不愁、销售更不用愁。陈辉云说,他们之所以敢下大力种土豆和洋葱,正是看中了兴华蔬菜专业合作社这块牌。 和兴华一样有好口碑的合作社,在陈场还有不少。镇党委书记邓念国说,从小农生产到抱团发展,陈场镇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民增收开辟了广阔空间。镇委把加快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作为推动产业升级、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 截止目前,全镇已组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8个,其中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9个,包括种植类3个、养殖类5个、农机类1个,入社农民1320人,吸纳资金4450多万元,带动农户3000多户。 “制种是个好门路,明年还要继续种。”靠30亩水稻制种,杨传生今年收获了7万多元,他说,跟着合作社干了4年,一点问题也没有,收入比常规种植强得多。 杨传生念叨的合作社是金田种业,这家合作社依靠武汉国英种业公司、华泰种业公司等龙头企业的品牌优势、信息优势和销售渠道,对制种农户实行服务全覆盖,推进订单农业发展,全镇制种面积达到11000亩,陈场成为全省最大的水稻制种生产基地之一。 陈场蛋品加工企业多,但四处分散,镇里适时建立了蛋品加工园,鼓励企业入园,抱团发展。以彩湖蛋品、康乐源蛋品为龙头,组建了蛋品合作社,融孵化、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近年来,蛋品市场一波三折,但全镇养鸭业船摇人不动,成为农民增收的稳固渠道。 全镇还涌现出了一批“田专家”、“土秀才”,他们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陈光辉、段功武等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组建了辉煌水产、鸿武水产等专业合作社。辉煌水产专业合作社已在全镇兴建6个养殖基地,水产养殖面积达到2200亩,其中网箱养鳝1500亩,虾、蟹养殖700亩,年可实现产值3500万元,出口创汇100多万美元,并在全国24个大中城市设立了销售窗口。 为了促进合作经济组织茁壮成长,镇里引导各合作经济组织创办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等模式,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推动产业升级。 各家合作社围绕“四水”特色板块,建立生产基地,凸显特色效益。辉煌、鸿武、明强等水产合作组织分别创办了云潭垸虾蟹混养、清水垸毛蟹专养、杨陈垸青鱼专养、荷花池龟鳖专养、谢湾湖网箱养鳝和丰实垸虾稻共育等六大特色水产基地,使全镇水产养殖面积达到3.5万亩,养殖结构进一步优化,专特养比例达到80%以上。几家果蔬合作社在巩固发展园艺场柑橘、依湾葡萄、盛世佳人西甜瓜等水果瓜基地的基础上,今年又新建了富有垸、荷花池2000亩大棚蔬菜基地和沟口500亩辣椒生产基地,把陈场打造成为名符其实的万亩果蔬生产基地。 品牌就是效益,陈场在引导合作社发展壮大的同时,注重品牌培育,全力创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品牌。绿色佳人合作社通过创办“中国西甜瓜网”,获得农业部绿色食品产地认证,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产品成功打入武汉香侬果品公司、中百仓储、家乐福、沃尔玛等知名连锁超市及湖南等地。 “只要你来干,手续我来办”,镇里设立合作组织手续代办员,实行一站式服务,全程办理注册登记的所有手续,拿出100多万元资金以奖代补,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改善生产条件,扩大生产能力,延伸产业链条。投资6580多万元,修建产业通道近200公里,疏挖沟渠175公里,整修、新建大小泵站7处,豆刂闸15处。 (韦丽勇)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鄂ICP备12003601号-5 ) 鄂公网安备42900402000130
Powered by 湖北新领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湖北为维律师事务所 冯兵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