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机发条短信给众亲戚朋友拜年,正成为市民新年的“必备大餐”。但让越来越多的市民产生困惑的是,收到的短信多重复没有新意,原创的太少,让人看了第一句,就知道第二句,只需要看看末尾的署名就行。 大年初三,在城区做生意的刘先生告诉记者,从除夕夜开始,他的手机就没有片刻“闲”过,一直处于“发短信”和“接收短信”的状态,共发200多条短信,收到的也不少。很多让人看了忍俊不禁或者创意很高的短信,被不少人“转发来、转发去”后,看得无滋无味,“还是自创的比较好”。 记者了解到,不少人为求简单,给亲戚朋友发的短信都是“加工品”,只是在网上下载一些“雷同”的短信,或者在收到的短信内,加上自己的名字,向外“群发”出去。“其实,每年春节期间,短信拜年最大的受益者就是通讯商。与其这样发短信,还不如不发。要么自己想几句真诚的话,否则别赶‘短信拜年’的风潮。”采访中,很多市民表示,特别是“回短信”时,一定要有所“创新”。给别人发短信时,也要认真思考一番,少用人家发过的内容,以免“撞车”。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鄂ICP备12003601号-5 ) 鄂公网安备42900402000130
Powered by 湖北新领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湖北为维律师事务所 冯兵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