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阳映照,百里排湖水清鱼跃,一口口鱼池四周,围着网插着竿;鱼池内,是身着下水衣裤、忙着捕捞的渔民;岸边,停放着等候收购的车辆。 “一个,二个,三个,四个……”,排南分场渔民李德松的鱼池边欢笑声声,原来是正在卖螃蟹。李德松一趟趟地从池内往上运,来自武汉的商贩们一个个地点数、分袋、过秤。 “一个螃蟹大约二两,24元一斤。”姓郭的商贩叫出这个价。25亩水面,喂螃蟹3年,李德松有些心得,也有些感悟,他说:“就数今年喂的最好,不仅产量提高了五成,单个长的大些,价格也高一些。”问他原因何在?他说今年推行的是“3+5”新模式呗。 渔民的效益,便是最好的广告。排南分场场长董铁宝说,养螃蟹也要有“带头吃螃蟹”的劲儿。分场今年响应总场号召,有40户渔民用“3+5”模式养螃蟹,亩产由去年的50斤提高到了120多斤。“现在,不少渔民向我反映,明年也用新模式喂。” 个体的螃蟹越大越值钱。10月1日,分场渔民费克炎第一批卖螃蟹,赶上了好产量、好行情,他的40亩鱼池也是“3+5”模式,一个螃蟹均重2两7,卖到了38元一斤,现在,他们正在为明年的养殖作准备工作。 何谓“3+5”?排湖渔场副场长刘仲成介绍,养蟹就是培育水草。将蟹苗放进小池,经过3个月的培育后,捕捞起规格大、体质好的蟹苗,按照每亩600—800只左右的标准,转到培育好水草的大池中,经过5个月生长后上市销售。今年,120户渔民带头“吃螃蟹”,养殖面积达到2500亩。 在排湖,养殖河蟹久负盛名,1.2万亩精养水面,有1万亩专养河蟹。但过去粗放型的模式,河蟹易发病,产量低,规格小,养殖效益明显下滑,影响了可持续健康发展,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用“3+5”养殖,蟹苗抗病能力提高了,大池也培育出了一池鲜嫩的水草,后期河蟹生长更快,品质提升,也节约了养殖成本。 为了在全场范围内推广“3+5”模式,2009年9月,渔场召开品种结构调整专题会议,请科技人员开展新模式技术培训,发放养殖技术资料,带领职工500人次分批出外参观考察,还出台了专门的奖励政策,对实行新模式的养殖户每户给予1000元的奖励。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鄂ICP备12003601号-5 ) 鄂公网安备42900402000130
Powered by 湖北新领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湖北为维律师事务所 冯兵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