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5快车 2010年第40期(总第79期) (11月11日 - 11月17日) 一、消费者申诉举报处理 本周全市工商系统12315机构共受理消费者的咨询、申诉、举报50件,其中咨询26件、申诉 23件、举报1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95万元。消费者反映的热点问题:商品类申诉集中在服装、手机、家用电器、车辆、食品、药品等商品;服务类申诉集中在手机维修服务、电器售后服务、车辆维修服务、自来水服务等行业。如陈女士反映11月12日下午在城北集贸市场“老字号卤菜店”购买了5只卤鸡,次日食用时发现其中3只卤鸡上有霉点,陈女士要求商家退货,但商家不予理会以。 二、食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 本周,市工商局对全市50家食品经营户进行了食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此次快速检测共检测食品品种52个,主要检测内容包括蔬菜、水果农药残留是否超标;米面制品吊白块含量是否超标;糕点类硼砂含量是否超标;肉类水分含量是否超标;散装白酒甲醇含量是否超标;黑木耳、粉丝、笋衣、生姜二氧化硫含量是否超标;腌菜、灌肠亚硝酸盐含量是否超标;莲藕漂白粉含量是否达到国家标准等。全市共实施检测50批次,其中10个不合格。 三、流通领域食品质量安全监管 11月12日上午,剅河工商分局采取填埋方式,销毁了近3万斤“问题笋衣”。该批次“问题笋衣”是剅河工商分局于今年6月9日清晨,剅河镇梁河村高某家查获了的。执法人员调查得知,高某从福建的竹笋罐头厂买来笋衣,为了保鲜,他先后自行用“保鲜粉”保鲜,用工业硫磺进行了熏制,还用井水勾兑双氧水对笋衣浸泡,制成了成品笋衣,供给集贸市场的商贩和“酒席一条龙”。在封存笋衣的仓库里,尽管封存数月,装在塑料袋里的笋衣仍然散发出浓烈的刺鼻气味,熏得人一阵恶心。执法人员将全部“问题笋衣”运往剅河镇垃圾场填埋,花了近4个小时,才处理完毕。工商部门提醒,高某加工笋衣使用的多种化工材料都是国家明令禁止的或者严重超标,一旦食用对身体危害较大。正常的笋衣颜色偏黄,市民应到正规超市购买。四、消费者权益保护执法动态 11月8日, 12315指挥中心接到群众举报,称西流河丰子垸村黄某正在生产加工不符合卫生标准的一次性筷子,对人民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隐患。接到市局12315指挥中心要求认真查办的指令后,西流河工商分局通过暗中调查,周密部署,快速出击,一举成功捣毁这家只生产三天的黑作坊,当场查扣用于加工生产一次性筷子的生产设备2台、封存设备2台和用于生产一次性筷子原材料等物品,把食品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目前已对涉嫌违法生产经营的当事人进行立案调查。(玉明、咏梅) |
小黑屋|Archiver| ( 鄂ICP备12003601号-5 ) 鄂公网安备42900402000130
Powered by 湖北新领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湖北为维律师事务所 冯兵律师